金風卷稻浪,又到秋收時。連日來,當涂縣綠梅水稻種植家庭農場里一派繁忙景象,大型收割機來回穿梭搶收黃燦燦的稻谷,貨運農用車馬不停蹄在稻田糧倉之間奔波。
“1282畝農田實施‘小田變大田’后,有效耕作面積增加了3%,更加便于機械化科技化種糧,今年水稻畝產650公斤,生產效益提升10%以上,畝均節本增效100元。”當涂縣綠梅水稻種植家庭農場理事長程黎剛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綠梅水稻種植家庭農場的豐收圖景是當涂秋收的縮影。今年,全縣秋收面積近43萬畝,其中優質專用水稻34.5萬畝,截至10月12日,已收割水稻逾15萬畝。
今年以來,該縣實施“小田變大田”“閑田變忙田”“差田變良田”“蟹田變稻田”專項行動,持續穩定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其中,實施“小田變大田”0.23萬畝;實施“閑田變忙田”0.4萬畝;實施“差田變良田”,新增1-3等耕地0.5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0.8萬畝;實施“蟹田變稻田”1萬畝。
同時,堅持底線思維,在耕地保護上下功夫。建立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實行領導干部耕地保護離任審計制度,嚴格執行“以補定占、先補后占”制度,著力構建“占優補優”機制。在“三區三線”劃定工作中,科學劃定永久基本農田218.23平方公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率達92%。制定《開展耕地功能恢復穩定糧食生產實施方案》,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確保耕地、糧食生產功能區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布局更優化。
“農田四變”穩定增加了糧田面積,助力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記者從該縣農業農村局了解到,當前正值搶抓秋收秋種的關鍵時期,全縣共投入聯合收割機近700臺、大中型拖拉機941臺、復式條播機225臺、無人機148臺、烘干機327臺,指導農民抓住有利時機加快搶收搶種,千方百計確保秋糧顆粒歸倉。為搞好秋收秋種,農技人員全部下沉一線、深入到田間地頭,幫助農戶科學選種施肥,指導農戶搶抓節令適時播種和做好干旱季節秋種農作物的管理工作。印發《當涂縣2022年秋種工作意見的通知》,要求各鄉鎮全力以赴、搶抓農時,推動秋收秋種有質、有序、安全開展,為明年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文圖/記者 吳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