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長蔣冬梅就是眾多凡人中的一員。無論是三年前義無反顧逆行武漢,還是如今疫情常態化下的核酸采樣,抑或本職重癥醫學科護士,她都在默默貢獻著凡人的力量。
10月14日上午8時左右,拎著兩大袋采集核酸的“裝備”,蔣冬梅乘車從市人民醫院出發,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車程,抵達花山區一處建筑工地,為100多名建筑工人采集核酸。
為了減少污染,便于更快地進行采集,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蔣冬梅始終呈站立姿勢進行采集。“我們科室的護士,經常被抽調參加核酸采集。”蔣冬梅說,“我們都是平凡的人,但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我們隨叫隨到。”
10月12日,我市“好人就在身邊”宣講比賽決賽中,平凡的蔣冬梅講述了《65個不眠之夜》,再次為我們回顧了她不平凡的過往。
2020年年初,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馬鞍山市迅速組織號召醫護人員支援武漢,蔣冬梅便是我市首批支援武漢的三名醫護人員之一。
“說不怕,是假的。可有些事情,總要有人站出來,承擔起來”。回憶三年前逆行武漢抗擊疫情,蔣冬梅的答案始終是——義無反顧。她說,如果非要我在怕與不怕之間選擇的話,她選擇不怕。
2020年1月27日,她隨安徽省援鄂醫療隊抵達武漢市,并于1月29日進駐武漢太康醫院。蔣冬梅所在團隊在武漢太康醫院奮戰一個多月,先后收治299名重癥患者,累計搶救28例危重患者,使280名重癥患者實現“去重癥化”,并最終實現該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結束在該院的抗疫工作,她隨醫療隊進駐武漢東西湖人民醫院感染樓,繼續對重癥患者進行治療、護理。
在抵達武漢的第20天,蔣冬梅受到武漢金銀潭醫院一名新冠肺炎遺體捐獻者的感召,鄭重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卡。她表示,如果感染了新冠肺炎,至少自己的遺體還能再為這場疫情做點貢獻。在武漢,她火線申請入黨,現已成為一名正式黨員。
疫情面前,作為醫護人員的蔣冬梅,被人們親切稱呼為——“最美逆行者”。蔣冬梅淡淡地說道,“這是對我們職業的最高贊頌,但這是我們的職業本能,我們都只是做了我們該做的。”
歷經65個日夜,她圓滿完成了救治任務。因在抗疫中的優秀表現,蔣冬梅成為人們眼中的“抗疫英雄”,先后獲評“安徽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安徽省百名優秀戰疫護士”“馬鞍山市新時代最美逆行者”等。
“榮譽,是對我曾經做過的貢獻進行勉勵。”蔣冬梅說,從武漢回到馬鞍山,她就在心里將自己過往進行“歸零”,回到了重癥醫學科崗位,回歸平凡。
但每每有疫情防控需要,蔣冬梅本能地都會選擇挺身而出:從疫苗注射到核酸采樣,從院內流調到隔離點督查……只要有需要,無論白天黑夜,她都會身體力行,擔負起一名普通護士的職責使命。
作為重癥醫學科護士長,蔣冬梅還帶領科室護士積極開展新業務新項目,出色地完成各種特護任務。她帶領科室人員積極創建馬鞍山市青年文明號,開展“全民心肺復蘇培訓”公益活動,鑄造了一支業務過硬的重癥看護隊伍。因其優異表現,還榮獲“安徽省五四青年獎章”“馬鞍山市先進工作者”“馬鞍山市道德模范十佳”等諸多榮譽。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王梅 視頻 唐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