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用地‘先租后讓’政策,如同一場‘及時雨’,讓我們渡過了難關。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的給力幫扶,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的信心。下一步,我們將開足馬力,加快生產。”7月14日,馬鞍山中糧生物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躍說。
事情還得從2020年說起,該公司當年準備新上一個日產480噸果葡糖漿項目,計劃占地面積80畝,但因資金問題導致土地手續難以完善,項目無法開工建設。為了避免土地閑置,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慈湖分局根據企業訴求,學習借鑒外地經驗,突破常規的供地方式,通過“先租后讓”方式幫助企業辦理了項目供地手續。
簽訂土地租賃合同后,馬鞍山中糧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獲得了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8月21日的租賃權。2021年5月,果葡糖漿項目竣工投產,當年企業扭虧為盈,目前效益穩定。去年8月,3年租賃期滿,市及慈湖高新區兩級部門多次召開會議,共同研究馬鞍山中糧生物化學有限公司“先租后讓”地塊的后續土地出讓手續。今年3月,該公司終于拿到了不動產權證。
如果說,“先租后讓”切實降低了企業初始用地成本,那么,“協議出讓”讓零星地塊不再“閑置”。7月14日,在位于慈湖高新區中橡路東側的馬鞍山立白日化有限公司C地塊上,電商倉庫建設如火如荼。該地塊占地面積50.98畝,是立白日化華東生產基地項目配套的物流倉儲區。企業以協議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但該地塊一直閑置。“建倉庫要求橫平豎直,這個塊地邊角有幾個零星地塊不是我們的,影響了項目整體設計和布局。”馬鞍山立白日化有限公司項目部工作人員李曉娟告訴記者,現在取得周邊零星地塊的土地使用權后,企業倉庫建設快速啟動。“項目鋼結構施工將啟動,預計9月底前竣工。”李曉娟說。
節約集約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慈湖高新區著力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立足精準保障用地需求和提升投入產出比,從規劃引領、優化配置、挖掘潛力等方面做好頂層設計,利用布局優化、標準控制、市場配置、盤活利用等方式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蹄疾步穩,僅2023年完成閑置低效用地處置35宗,面積1300畝,提高了園區工業用地配置效率,為高新區加快打造“百億產業、千億園區”蓄力賦能。
記者 高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