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兵、打過工、創過業……廣德市新杭鎮金雞籠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廣奇的經歷可謂豐富。去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后,他既當“火車頭”,帶領村民增收致富;又當“傳聲筒”,把民聲民意帶到全國兩會的“舞臺”上。
“我提的建議大多是結合鄉村工作的,主要關注鄉村產業振興。”楊廣奇告訴記者,金雞籠村毗鄰蘇浙,坐擁萬畝茶葉種植基地,又有白茶、黃金芽等豐富的茶葉品種,產業振興基礎良好。但長期以來,道路設施落后、茶產業粗放發展等問題導致產業帶富效應不強。
這幾年,楊廣奇帶領村民一起干,村里先后成立了茶葉專業合作社、建起了茶葉交易市場、新修了茶山道路、注冊了專有特色品牌,致富路越走越順暢。“只有實實在在地為村民帶來實惠,才能得人心、聚人力。”楊廣奇說。
去年全國兩會上,楊廣奇針對鄉村產業發展提了不少建議,比如加強金融助力鄉村的支持力度、建設產業鏈生態平臺體系助力鄉村振興等。今年,他打算提交關于設立國家級“以竹代塑”產業示范園區的建議。
2023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支持“以竹代塑”產業體系建設。隨后,安徽省林業局等9部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全面提升竹林經營和全竹資源利用水平。楊廣奇認為,廣德市作為全國首批“十大竹鄉”,竹資源豐富,發展“以竹代塑”優勢明顯。“做好‘竹’文章,在產業富民方面下‘竹’功夫,是實現共富的有效路徑。”楊廣奇建議,圍繞“造”的鏈條,設立“以竹代塑”產業示范園區,將廣德納入第一批試點范圍。
楊廣奇認為,應結合各地竹資源以及“以竹代塑”產業鏈類型,圍繞供地、稅收、能耗、配套設施等方面出臺扶持措施,支持“以竹代塑”產業示范園區建設。設立“以竹代塑”專項發展資金,支持竹林集約經營、基礎設施改造、林區生產作業道路建設、竹林機械化經營、全域專業竹林采伐隊伍建設等,解決竹子“下山難、下山貴”等難題。
(記者 李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