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的重要軟實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綜合競爭力。10月27日下午,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以專題詢問的方式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行“考試”。7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市人大代表作為“出題人”,聚焦人民群眾和經營主體關注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向市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現場詢問。市營商環境辦、市中級人民法院等有關單位負責人作為“答題人”,立足自身職責,當場進行回答。
問者有理有據、直擊要害,答者誠懇務實、盡顯擔當。近2個小時的專題詢問,問答雙方嚴肅認真、坦誠交流,體現了人大監督的剛性和實效。
功夫下在詢問前,深入調研確保問得準確
營商環境興則經濟發展興。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的理念,堅持以企業、群眾需求為導向,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一次理念”轉變,打造“一次辦好”政務服務,搭建“一站式”惠企平臺……一項項舉措的出臺實施,為廣大企業、群眾提供了高效便捷、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讓經營主體迸發出新活力、新氣象。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一直是馬鞍山人大工作的鮮明主題。今年以來,緊扣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我市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新發展定位,市人大常委會把“推進營商環境優化”為履職盡責的切入點,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年度1號議案并開展專題調研、專題督辦,在集中走訪代表月活動中全覆蓋走訪105名企業界人大代表,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為開展專題詢問打下堅實基礎。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良法是善治之前提。2023年4月,歷經廣泛征求意見、反復修改、多輪討論,《馬鞍山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經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并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的制定和實施為政策兌現、優化政務服務、創新監管方式等強化了法治保障,確保優化營商環境有法可依。
專題詢問是人大監督的重要形式之一。為進一步聚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馬鞍山高質量發展,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為本屆人大常委會首次專題詢問的主題。
專題詢問,關鍵在問。怎么問、為了什么問、問出什么,既體現專題詢問的質量,也折射出人大監督工作的實效。
唯有調研廣,方能問得深。為此,市人大常委會各位委員和人大代表會前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調研工作,力求抓住我市營商環境中的痛點、難點、堵點,更好地彰顯人大監督的剛性和實效。市人大常委會財經(預算)工委認真落實專題詢問實施方案要求,通過實地走訪調研企業、召開座談會、聽取部門匯報、公開征集問題等多種形式充分征求企業家、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市人大代表、相關部門、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就在專題詢問會召開前,市人大常委會主要負責同志還帶隊深入市政務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中心、公積金管理中心等點位實地察看,詳細了解審批流程、辦事效率、“無證明城市”建設等情況,聽取各方面對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力求將專題詢問問到“點子”上。
詢問問到“點子”上,實問實答展現擔當作為
今年我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有哪些務實措施?“采石會客廳”為企業解決具體問題成效如何?如何正確處理加強監管與營商環境的關系?……
專題詢問會議現場,7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市人大代表踴躍提問、直擊關鍵,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汪金煌在調研中發現,近年來,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的同時,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比如考核指標波動較大、部門數據共享不夠順暢等。“請問,今年我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有何提升措施?下一步又將如何改進?”
數據最有說服力。市營商環境辦副主任蔡飛介紹,今年以來,我市進一步完善了營商環境指標調度機制,制定了157項提升舉措,累計舉辦“采石會客廳”系列活動47場,各級負責人對全市2475戶“四上”企業走訪全覆蓋,解決問題974個,累計辦理“免申即享”兌現事項2949件,涉及金額3.77億元。同時,我市還建立營商環境體驗官制度,選聘營商環境體驗官111名,邀請他們聚焦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等重點領域,及時提出營商環境建設合理化建議。
企業的“用工難”已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之一,我市中小企業同樣也面臨著專業人才緊缺的問題。“請問,結合行業現狀和本地高校專業特色,我市在開展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王彬將問題拋給了市人社局。
市人社局局長李懷東表示,我市深化校企合作,持續推動重點企業與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馬鞍山技師學院等職業類、技工類學校開展訂單班合作,同時走出馬鞍山,與阜陽技師學院、貴陽職業技術學院等外地學校進行合作,幫助解決技能人才短缺問題。
……
在近2個小時的專題詢問中,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市人大代表分別從對標提升、涉企執法監管、科技創新、要素保障等方面向相關職能部門提出問題,市營商環境辦等職能部門負責人直面問題、坦誠作答,既有簡要的工作介紹,又有明確、具體、可操作的工作舉措。專題詢問結束后,與會人員反響熱烈,一致認為詢問嚴肅認真、張弛有度、形式多樣、生動活潑,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代表與政府部門面對面交流,所涉及的內容更具體,更能體現人民的意愿,這樣的形式使人大的監督更加有力有效。”列席會議的市人大代表周木蘭表示,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將緊跟市委的決策部署,積極建言獻策,為馬鞍山高質量發展貢獻人大代表力量。
做好“后半篇文章”,跟蹤督辦增強監督實效
專題詢問始于“問”,但不止于“答”。專題詢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只是開篇,督促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對照問題抓好整改,促進問題解決,提升工作水平和效率,才是詢問的目的所在、價值所系。
據了解,本次專題詢問緊扣“會前準備、集中詢問、跟蹤督辦”關鍵環節,實行“清單化、閉環式”管理,奔著問題去、對著問題改、盯著問題督。
會后,針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市人大代表在詢問中提出的審議意見,市人大常委會財經預算工委將認真進行歸納梳理,形成書面意見并經主任會議審議后,轉交市直有關單位辦理。市直有關單位將認真落實審議意見要求,扎實做好交辦詢問事項辦理工作,并在兩個月內向市人大常委會書面反饋辦理情況,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專題詢問會小結階段,市人大常委會就做好優化營商環境下階段工作提出三方面明確要求:
在提質增效上再發力。認真學習借鑒長三角發達地區經驗,進一步解放思想、拉高標桿、深化改革,以建設“無證明城市”為抓手,全面整合政務服務資源、數據資源,持續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真正做到“一件事一次辦”,切實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在助企紓困上再發力。按照“無事不擾、有求必應、馬上就辦、辦就辦好”要求,扎實開展“企聲響應”專項行動,鞏固提升“十”字工作法、“采石會客廳”等為企服務品牌,嚴格落實減稅降費、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等惠企政策,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全力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土地、用工、融資等困難和問題,不斷增強對產業、項目和人才的吸引力。
在法治護航上再發力。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認真抓好《馬鞍山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貫徹實施,健全完善“府院聯動”“府檢聯動”機制,全力破解企業破產案件審理難、執行難等重點難點問題,嚴格控制各類涉企檢查,堅決打擊壟斷市場、欺行霸市等違法犯罪行為,讓廣大企業家踏實辦企業、安心謀發展。
記者 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