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走進馬鞍山經開區的藍黛科技新能源汽車高精密傳動齒輪生產制造項目現場,轟鳴聲不絕于耳,挖掘機、泵車、攪拌機、卡車等工程車輛正在場內往來穿梭,施工人員正奮戰在各自的崗位上……現場一派有序施工的火熱景象。
“訂單在手,時間不等人。我們訂購的設備12月底就要從國內外陸續發貨來了,在這之前廠房一定要建好。”指著身后的項目建設現場,藍黛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馬鞍山項目負責人陳勝良信心滿滿,“預計年底前1、2號廠房都能建好,明年春天就能投產。”
作為園區重點項目之一,藍黛科技新能源汽車高精密傳動齒輪生產制造項目總投資23億元,分兩期建設,為了快速投產,一期的廠房全為租賃。“我們是從重慶招商引資來的,只有拍了地,企業才算安了‘家’,才能扎根當地,才能行穩致遠。”陳勝良說。
陳勝良口中安的“家”,便是占地110畝的項目二期地塊。不承想,這宗地塊曾因建設項目未落實等多種原因,未按期及時供應,導致土地資源閑置。對此,園區堅持走集約節約的路子,加快低效工業用地整治提升步伐,讓“舊土地”煥發了“新生機”。
“‘騰籠換鳥’,‘騰’不是目的, ‘換’才是關鍵。不僅要通過多種方式、多種途徑,將低效土地資源騰挪出來,更要筑巢引鳳、招大引強,讓土地要素物盡其用。”馬鞍山經開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畢長勝介紹,為了破解低效用地難題、盤活土地資源,園區因地制宜對不同類型的閑置低效用地進行探索再開發,拿出更多實招、硬招、新招,全力推動用地效益再提升。
不遠處,在位于江東大道與銀黃路交叉口西南角的另一宗地塊上,一企業的拆遷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因自身發展和資金原因,原有企業的二期工程遲遲未建,導致土地資源閑置。
為了盤活這片存量土地,園區雙管齊下,喚醒沉睡資源。一方面,倒逼原有低效企業退出,積極溝通引導企業入駐園區標準化廠房,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另一方面,引進優質企業,按照現有地塊規模招引新項目,實現“騰籠換鳥”。“等拆遷結束,這宗地塊預計在今年11月底就能正式招拍掛了。”畢長勝說。
奮戰四季度,大干不停歇。如火如荼的項目建設現場只是我市全力做好閑置用地、低效用地全域治理“文章”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充分發揮畝均效益評價的“牛鼻子”作用,靈活采用幫助融資、引導續建、有償收回、依法轉讓、倒逼退出、改造升級等二十種清理處置方式,分類施策強化土地資源高效集約配置,優化城市布局,帶動土地增值,增強政府財力,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形象面貌,撬動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分類處置,保障了一批項目落地;一企一策,推動了一批閑置地塊清理;化零為整,提高了一批土地利用效益……自2021年8月以來,我市各單位合計處置閑置、低效用地6.38萬畝、“爛尾樓”項目4個,為城市高質量發展騰出了新空間。
文圖/記者 任德玲
見習記者 黃筱敏 通訊員 彭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