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豆角看起來不錯,麻煩幫我稱一把。”9月7日上午,家住朝輝首府小區的市民周燕把孩子送到學校后,來到了新崗農貿市場買菜。
蔬菜區、水果區、鮮肉區、水產區……不一會兒,周燕的菜籃子里就裝滿了各種新鮮食材。“以前菜場里光線陰暗,攤販雜物堆放較亂,污水遍地流,氣味難聞。我每次都是在入口處隨便挑點菜就趕緊離開。”周燕說,現在買菜就像逛超市一樣,環境好了,心情也舒暢了許多。
小小菜市場,文明大窗口。干凈整潔、停車有序、文明經營、秩序井然……在馬鞍山,像新崗農貿市場這樣實現“顏值”大提升的菜市場還有很多。這些進行了標準化改造后的菜市場,不僅大大改善了市民的購物環境,更成為展示馬鞍山全國文明城市的一扇扇窗口。
今年5月,我市啟動了“文明菜市”暖民心行動。針對菜市中存在的問題,開展菜市集中整治和改造提升,到2025年,全市所有菜市將達到“干凈衛生、清潔明亮、管理有序”的文明菜市要求;市城區菜市堅持常態長效管理,含山縣、和縣及當涂縣三縣菜市大改變大提升。截至目前,全市主城區菜市場已整治提升8家,完成目標任務的100%;鄉鎮菜市場整治提升8家,完成目標任務的80%。
“在菜市場不僅能買菜,還能理發、吃飯、配鑰匙,真是太方便了。”在馬鞍山好鄰里安民生活中心,市民張鳳不急不忙地拎著一袋子菜從二樓下來,準備去一樓的面館吃個早飯。
對于這家去年開業的農貿市場,張鳳打心眼兒里滿意。在這里,她不僅能體驗到各種便民服務,還能在市場智慧信息管理平臺上看到菜品檢測合格率、貨物來源等信息。市場內每個經營攤點都設置電子顯示屏,上面顯示著商品名稱、價格和商戶姓名、證照等。
與普通的農貿市場不同,好鄰里安民生活中心是擁有完善市場服務體系的示范性綜合菜市場。該中心有關負責人馬培義介紹,智慧化是安民生活中心的一大特色,菜場門口的攝像頭不僅可以判斷顧客是否是熟客,還可以自動測量體溫,發現異常可立即警示;門口的信息屏能查詢菜品產地、經營戶、投訴電話等信息。
農貿市場改造升級,得實惠的除了周邊的居民,還有每天堅守在市場內的經營戶們。
在天澤水岸農貿市場水產區,水產品經營戶王順香正忙著稱魚、殺魚。作為市場內的老經營戶,王順香見證了天澤水岸農貿市場的變遷。“以前別說顧客不愿意來,就是我們經營戶也覺得環境太差。”改造升級后,王順香的店面環境和以前明顯不同,店門頭上還有塊電子屏,清晰地顯示著經營戶名字、攤位編號、產品農殘檢測情況。“現在大家伙兒都講究吃得安全,顧客能夠放心買,我們的生意自然也就更好了。”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微信、支付寶到賬的提示音,伴著經營戶們爽朗的笑聲,成為文明菜市內獨有的美妙“和聲”。
記者 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