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記者 黃瑩 劉明培
研發投入逐年遞增,牢牢把控核心技術;產學研合作高效緊密,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在博望,智造基因已融入發展血脈。從制造到“智”造,一字之變,彰顯了博望制造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行動自覺和加速轉型、以“智”賦能、以“智”取勝的決心與信心。在這里,“智造”已成為工業企業發展的“硬核”素養,一場轟轟烈烈的“智”造大幕已然拉開。
科技創新為產品增值
1.5毫米左右的厚度,最小的直徑50毫米,最大的直徑350毫米,在技鋒精密刀具(馬鞍山)有限公司,一片片圓環形刀片在燈光的照射下閃耀著金屬特有的光芒。這種硬質合金刀片的壽命是傳統高速鋼材刀片的5至10倍,廣泛使用于布匹、皮革、鋰電池、紙箱等生產領域的切割作業。
小刀片要劃出大市場,更需要科技支撐。為保持產品性能的穩定性,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技鋒公司技術革新和產品研發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
“用產品說話,用產品性能贏得市場,我們每年的研發經費都在250萬元以上。”技鋒公司副總經理楊飛說,公司將繼續在原材料研發上不斷發力,讓產品經得起市場的打磨和考驗。
安徽省凌鋒冶金機械有限公司的產品能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實為不易,該公司與東北特鋼集團共同研發的原材料成了“獨門秘方”。“公司產品的剪切效果和使用壽命,不僅替代甚至超越了同類進口產品,在使用壽命上有著絕對的優勢,且價格僅相當于同類進口產品的40%。”凌鋒公司行政副總劉國慶說。
“科技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命脈,今年,我們在著手進行撕碎機和焊接剪刃具新產品的研發,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劉國慶說,長期以來,公司始終保持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8%左右的比例,企業銷售收入也保持著每年20%至30%的穩定增長。未來,企業將不斷加強技術改造,加速推進智能制造,推動公司產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近年來,博望區聚焦制造強區建設,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多渠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進技術創新,強化協同創新,通過科技創新有效提升了產業集群競爭力,匯聚起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動力。
“數”“智”加碼為生產賦能
“用不了多久,在我們的二樓指揮中心,看著大屏幕,動動鼠標,通過‘MES系統’即可看到車間生產的產品在哪道工序,設備有什么故障……”9月6日,在安徽力源數控刃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該公司副總經理張先進向記者描繪了一座數字化、智能化、可視化智能工廠的美好圖景。
作為國內最早研發生產數控折彎模具及剪板機刀片的專業廠家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力源公司已成為中國重點骨干模具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力源公司自創業之初便確立了走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全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2010年,我們拿到了工信部關于主持起草折彎模具行業技術標準的授權,經過近兩年的籌備和編撰,由我們公司主持起草的我國首個關于折彎模具技術的2項行業標準,經工信部公示并發布,確定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張先進說道。
加大研發投入,強化創新驅動。為有效利用職工隊伍中的人才資源,同時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力源公司組建成立了勞模掛帥、職工參與的“張先進勞模創新工作室”。同時,該公司還利用安徽省模具行業協會的產業服務平臺、合肥工業大學“產學研”合作的資源平臺,促進高校的科技成果在公司架構內轉化并實現產業化。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擁有發明專利28項,實用型專利35項。
近年來,博望區大力推動高水平技改,鼓勵企業以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高端化為主線實施技術改造、擴能增產、提檔升級;將“云賦能”和規范化管理相結合,引導企業圍繞機床、刃模具、鑄造等行業特色,開發工業APP及平臺功能模塊,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博望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互聯網思維為營銷鋪路
9月7日下午2時30分,在安徽省通快數控機床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幾名工人正往一輛大貨車上裝載一臺機床。
“這是一臺500噸數控折彎機,將發往江蘇無錫。”該公司董事長王小元介紹道。
作為博望本土的一家企業,2011年,安徽省通快數控機床制造有限公司注冊成立。
“2008年,我還在上大二,當時我就在互聯網上銷售博望的刀具。公司成立之后,我們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機床相關產品,也算得上是博望第一批通過線上銷售機床的公司。”王小元說,“目前,公司每個月的訂單有一半以上來自電商平臺。去年公司年銷售額達到2600萬元,今年有望達到3000萬元。”
作為以數控機床制造為主營業務的一家公司,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在注重品牌營銷以及售后服務的同時,必須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技術含量。”王小元說。
“行業發展必須要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在一起,做出適應性調整才是睿智之道。現在越來越多的廠家不再一味追求機床的‘高大全’,而是關心機床功能是否匹配行業產品的特性。”王小元說,“公司堅持標準和定制雙管齊下,針對客戶的需求,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
據悉,下一步,該公司將運用“互聯網+生產”的模式,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促進生產環節的標準化,讓經驗生產向數字化生產轉型。同時,加大機床產品的創新研發力度,拓展銷售模式,讓更多的高端機床設備銷往國內外市場。
新時代下,博望區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通過引入“互聯網”+“智能智造”提速超車,走進了發展的新天地。
短評
從刃模具“一枝獨秀”,到新材料、智能裝備、智慧物流“三駕齊驅”,經過十年穩步發展,博望邁上“智能化”“集群化”發展新階段。
智能制造離不開科技創新,智能制造本身就是一種科技創新。發軔于“打鐵”的“博望制造”,緊隨時代腳步奮楫篤行,牢牢抓住制造向“智造”蝶變的發展機遇,堅持以科技創新為使命,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讓制造更“聰明”、生產更“智慧”,在智能制造發展環境、系統集成、工業互聯網應用等領域均取得了顯著成效,挺起了“明珠博望、智造新城”的“數字脊梁”。
規上企業137家,高新技術企業82家,以制造業見長的博望區,將實施企業梯隊培育、智能轉型提升、創新驅動引領、要素合理配置“四大行動”,推動制造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助力博望智造新城再次騰飛。
博望制造,充滿希望,下一個十年,這顆“明珠”一定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