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博望區丹陽鎮龍山村,民居錯落有致,家家庭院干凈整潔,綠樹成蔭繞著房屋,走在村道上,空氣清新,道路干凈,一幅美麗鄉村畫卷映入眼簾……短短四年,村莊舊貌換新顏,村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這一切都離不開“兵支書”費介軍的付出。
2001年12月,費介軍退伍回到家鄉,2002年,進入丹陽鎮派出所工作。由于表現突出,在派出所的推介下,他來到當地鎮政府工作,一干就是13年。2018年4月,費介軍回到故鄉丹陽鎮龍山村擔任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那一年,他36歲。身份的轉變,讓費介軍對龍山村未來發展有了更深入的規劃和思考。
“扎根農村,必須和村民打成一片,融入其生產生活中,解決村民迫在眉睫的難題。”費介軍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龍山村共有27個村民組、1229戶村民,總人口4428人,費介軍一上任,就先把村里這1200多戶人家全都跑了一遍。“剛開始是村干部帶著跑,后來是自己跑,只有把村里每一戶人家的情況都仔細了解清楚,才能‘對癥下藥’。”他一有時間就拜訪村民,一天多則跑十多家,少則跑兩三家,每晚工作結束,他都要把當天入戶走訪的情況詳細記錄下來。
通過走訪,費介軍了解到,村際部分道路不暢,環境衛生有待提高。于是,他從村容村貌開始做起,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并積極爭取美麗庭院、村道擴建、森林村莊等項目資金。在他的帶領下,龍山村先后被評為省級森林村莊、博望區平安村等,他本人2021年也被評為市優秀黨務工作者。
雖已退伍多年,費介軍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當兵的經歷,“兩年的軍旅生涯雖然短暫,卻是我人生履歷中最光彩的一段歷程。”費介軍說。為提升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龍山村全力打造退役軍人服務站,讓退役軍人實實在在感受到“家”的溫暖。費介軍經常組織開展紅色教育、志愿服務等活動,激勵退役軍人主動融入村集體建設,展現退役軍人風采。
四年來,費介軍用實際行動推動著龍山村的發展,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和信任。“未來,我將帶領鄉親們奮力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費介軍說。
記者 胡越 通訊員 魯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