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長江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鐵前集控中心
9月5日,記者走進安徽長江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鋼鐵),道路整潔干凈,花草樹木隨處可見,滿眼綠意盎然。長江鋼鐵能環部部長孫又權告訴記者,近年來,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等一系列措施,用水效率逐年提升,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98.3%,企業也因此榮獲“安徽省節水型企業”稱號。
長江鋼鐵的節水實踐只是我市工業節水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聚焦廢水排放量大、改造條件相對成熟、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鋼鐵、化工、造紙等重點行業,積極推進工業節水及中(廢)水循環利用的技術改造。同時,引導企業開展以工業節水及廢水循環利用為重點內容的綠色高質量轉型升級和循環化改造,鼓勵高耗水企業加強廢污水深度處理和達標再利用,減少新水取用量,提升水效。
以長江鋼鐵為例,該公司于2017年建成一座處理規模為35000噸/天的污水處理回用凈化站,2018年建成一座綜合廢水深度膜處理回用水站……此外,該公司每年定期對節水設備、設施進行維保和大修,不僅提高了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還節約了大量的水資源成本支出。
在我市,像長江鋼鐵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市經信局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科負責人介紹,我市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低水耗、高效率、高附加值的綠色產業。同時,積極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堅決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引導和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節水型器具和設備。此外,在鋼鐵、化工、造紙等高耗水行業積極開展節水標桿企業創建工作,引導企業開展省、市級節水型企業創建。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省級節水型企業20家、市級節水型企業28家。

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星生化”)是我市沿江化工企業中的省級節水型企業,2022年企業換發取水證,取水指標由原來的680萬噸減少至480萬噸。
“用水指標的減少對我們來說是好事,既能激發企業節能節水增效的積極性,又可以省去一筆不小的費用,節約水資源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國星生化項目管理部部長錢前告訴記者,企業始終秉持減量和減污兩手抓的節水方針,通過加大技改力度,改善用水環節工藝,淘汰落后設備。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我市眾多能源、化工等高耗水行業企業,在應用節水型技術裝備、實施用水精準計量和節水技術改造上不吝投入,走向了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的綠色發展之路。
近期,我市印發了《馬鞍山市城市行業用水定額》,本標準定額值共計210個。其中工業用水定額覆蓋67個工業行業,136種產品150個定額值。市經信局相關人員介紹,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引導企業進行節水技改,鼓勵企業淘汰落后用水設備,促進我市工業企業節約用水工作再上新臺階,通過節能節水增效助力制造業三年倍增。
短評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印發《工業水效提升行動計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進一步提升我國工業水效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重要途徑和保障措施,不僅有利于改變我國工業用水方式,提高工業用水效率,同時也為推動工業綠色轉型升級,促進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保障。
核心技術攻關是工業節水的關鍵,也是工業行業用水效率提升的主要驅動力。要通過技術改造,突出強化數字賦能,持續優化工業水效結構,進一步提升工業水效管理能力;要升級工業企業數字化管理水平,促進數字化、信息化與工業企業水系統深度耦合,實現對工業水效快速、精準、智能化管控,不斷提升節水效率;要聚焦典型的節水工業企業主體,通過“立標桿”“選領跑”“評龍頭”,推動工業園區、企業水效對標達標,提升其自主性和積極性。
我市將以科技創新和關鍵節水技術攻關作為引領,推動重點用水工業行業水效提升,不斷引導推進工業用水結構性改善,為后續全面提升各工業行業水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
記者 鄔剛 通訊員 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