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您的位置: 馬鞍山新聞網 > 聚焦 > 正文

    糧田歸來 歸來良田

    2022-09-05 02:16:34 來源:皖江在線

    田成方、渠相連、路相通……日前,記者走進當涂縣護河鎮,目之所及,到處是成方成片的高標準農田。大片大片的水稻田里,水稻正在分蘗抽穗,農民們忙著調水抗旱,一派繁忙的景象。

    “這是今年保糧的又一場攻堅戰。”護河鎮負責人告訴記者,第一場攻堅戰就是“農田四變”,今年該鎮通過“小田變大田、閑田變忙田、差田變良田、蟹田變稻田”,增加種糧面積2000畝,預計糧食年產量增加125萬公斤。當前,一定要戰勝旱情,實現保糧增糧目標。

    沿著抗旱保苗的足跡,記者對該鎮“農田四變”進行了一番實地探尋。

    小田變大田

    規模化經營惠及各方

    “通過實施‘一戶一塊田’,實現了‘小田變大田’,現在農田作業已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幸福村黨委書記陳傳銀說,該村是護河鎮耕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田塊最散的一個村,護河鎮在該村推行“一戶一塊田”整村試點,通過集體直營、代耕代種、托管經營等方式實現規模經營,按照股份獲得流轉金或土地經營收入分紅。

    何為“一戶一塊田”?即一個戶口擁有一塊農田,但并不是要收回農民手中的土地,而是通過整合,實現“小塊并大塊、多塊變一塊”,在原畝數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把七零八落小塊田湊在一起變成大塊田;或土地確權時因界址不清,通過“確權確畝不確界”的方式確權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上只有一塊田的情況。

    對于幸福村的種糧大戶程黎剛來說,“小田變大田”讓他迎來了二次創業的機遇。幾年前,程黎剛在村里成立了當涂縣綠梅水稻種植家庭農場,流轉了500多畝土地種植水稻和小麥。“小田變大田”全面推行之后,他一口氣在村里流轉了1600多畝土地。

    與小田相比,大田更容易實現提質、增效、節本。通過田地調形,有利于統一修建排灌設施、土地平整、生產便道等,使農田耕作、播種、灌溉、施肥、收割等更加便捷。“種植成本降下來、效益提上去,以夏麥來說,節本、增產均達到10%左右。”程黎剛介紹,今年他種植的500畝小麥獲得了大豐收。

    “過去,一家一戶的土地過于零碎,不便于流轉。”村民汪邦生說,并成大田后,種糧大戶愿意流轉,自己外出打工,流轉費用加上打工收入,一年下來比原來多掙了3萬多元。另外,種糧大戶進行規模化經營,糧食產量比一家一戶種植高出不少。

    規模化經營是“小田變大田”的有力推手,“小田變大田”又反過來促進了規模化經營。護河鎮注重發揮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糧大戶等經營主體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土地歸并集中。目前,該鎮承包耕地流轉面積1.4萬畝,流轉比例達60%。

    閑田變忙田

    科技化賦能增產增收

    “這塊田里種的是一種兩收再生稻,頭茬稻7月底就收割過了,畝產575公斤。二茬稻畝產起碼也有300公斤。”護河村李楊水稻種植家庭農場主楊云正在查看二茬稻長勢,黝黑的臉龐掛著滿意的笑容。

    從2014年開始,楊云流轉了護河村周邊1500畝土地,種植水稻、小麥等傳統作物。由于不滿足于一季稻收成,楊云積極嘗試再生稻種植。“2021年開始種植再生稻,從80畝增加到今年的150畝。再生稻一種兩收,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益。去年一畝兩茬收成畝產達750公斤,今年產量又有提高,周邊好多種糧大戶都對再生稻產生了興趣。”說起再生稻,楊云自信滿滿。

    所謂“再生稻”,就是頭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進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在操作上,收割時只割稻株上面三分之二部分,保留下面三分之一植株和根系,并施肥培育,讓其短時間內再長出一季稻子。

    為增加糧食產量和種植收益,護河鎮一方面積極盤活閑置耕地資源,擴大種植面積;一方面合理利用土地,發展優質高效生態農業,在全鎮廣泛推廣再生稻“一種兩收”的新型種植模式,鼓勵和引導有種植經驗、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種糧大戶種植再生稻,增加糧食復種指數,提高糧食產量,同時加大農業機械普及力度,積極落實再生稻種植補貼政策。

    同樣是種稻,再生稻種植技術要求更高。“再生稻的品種選擇、種子處理、適時播種、科學栽培、田間管理都很重要,尤其是頭茬稻的適時收割,由于再生稻的各個再生芽存在生長發育不統一的問題,導致抽穗成熟期各不相同。所以,必須等成穗超過90%以后再進行收割,以防收割過早導致再生稻產量降低。”護河鎮農辦主任陳維益說,今年,全鎮再生稻種植面積擴大到300畝,較去年提高了40%。下一步,該鎮將進一步擴大再生稻種植面積,讓閑田變忙田,實現藏糧于地,助力農民增收。

    差田變良田

    標準化提升耕地質量

    “我們這里原先最怕內澇,一內澇村里農田全遭殃。今年這么重的旱情,要不是標準化農田建設,外河水也進不來。”護河村黨委書記秦能兵說,以前機耕道寬度不足1米,農用機械開不進來,排水渠不完善,水系不暢通,農民種稻面臨很多難題。

    為了提高糧食生產能力,近年來,護河鎮集中連片、規模開發、整體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行清單監督制,進行全程監督,把好材料設備關、工程質量及安全生產關。統一標準,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對機耕道修整加寬至3.5米,對排灌渠道進行清淤、加固、拓寬、加深、硬化改造。全面完善農田配套,平整土地、改造河壩、新建機耕橋,改變了原有的農田水利設施面貌。

    隨著硬件設施完善,農民沒有了后顧之憂,種糧積極性大幅提升。“灌溉渠、機耕道、排水渠修到了田間地頭,從插秧到收割可以實現全程機械化了。”楊云說,正是看中了高標準農田建設,他才返鄉耕耘起希望的田野。

    據了解,“小田變大田”之后,該鎮圍繞優質稻、小麥、油菜三大優勢產業,突出連片規模規劃,改造加固水源工程,建成高標準的路、渠網絡系統。同時,積極謀劃申報水利基礎設施和高標準農田提升項目,建立耕地用養結合制度,保護與提升耕地質量。眼下,該鎮正推進當涂縣綠梅水稻家庭農場農業“標準地”改革,進一步探索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途徑。

    蟹田變稻田

    效益化破解“非糧”難題

    在青山村塘下圩,一塊塊四四方方的水稻田里,水稻正在分蘗抽穗。

    “去年,這里還是一片廢棄的蟹塘。”青山村黨委書記薛玉平介紹,蟹塘原先總面積240多畝,由于養殖戶經營不善,常年虧損,蟹塘便閑置下來。2021年,村“兩委”通過因勢利導,將河蟹養殖田恢復成耕地,成功發包給種糧大戶,并通過落實種糧補貼、金融支持等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提高農民種糧大戶的積極性。

    “蟹田變稻田,種糧比較效益的提高是‘砝碼’,而要提高種糧比較效益,要從會種地向‘慧’種地轉變。”這是青山村“新農人”盛后根的切身體驗。1991年出生的盛后根,是土生土長的青山村人。中專畢業后,父母本想讓他外出學手藝跳出“農門”,可倔強的他偏有個“種糧夢”,流轉1000多畝地辦起了家庭農場,其中包括那塊蟹塘。2021年水稻畝產由原來650公斤提高到750公斤,今年450畝油菜攻關田畝產達281.8公斤,刷新全省油菜單產紀錄。

    “現在一年的收益至少有50萬元。”盛后根自信的背后,是“慧”種地帶來的增值效益。盛后根的家庭農場先后新建了育秧中心,購買了新型水稻插秧機,引進寧麥系列等優質小麥品種、皖兩優系列等優質水稻品種,應用油菜分段式收割技術,采用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模式,實現豐產增收。

    “從‘稻田變蟹田’到‘蟹田變稻田’,說到底還是種糧比較效益。”薛玉平說,今年村里又回收了700多畝蟹田,以同樣的方式改種水稻。該鎮以青山村為典型,結合耕地功能保護和“非糧化”整治工作,對蟹田及撂荒地建立臺賬、精準施策、掛圖作戰,荒地有人管、有事做、有利圖,極大地調動了農戶復墾復種的積極性。

    文圖/記 者 吳黎明

    通訊員 姜斯娟

     文圖/記  者 吳黎明

    通訊員 姜斯娟

    [編輯: 吳曲波 審核:王小明 監制:谷雨 ]
    分享到:
    09/04 創業安徽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09/05 產業織錦繡 滿目豐收景
    光陰流轉,又至九月。含山凌家灘旁,大地為卷,水稻為墨,巨幅稻田畫引來游客如織;和縣育苗工廠里,排列整齊,裝箱打包,蔬菜秧苗正踏上“長三角之旅”;當涂萬畝蟹塘中,脫殼生長,增膏育肥,一只只螃蟹將爬上餐桌……秋風十里,皆為“豐”景,馬鞍山大地鄉村產業發展勢頭正勁。 [詳細]
    09/05 慈湖高新區:“高”“新”作筆 書寫十年非凡答卷
    自2012年8月正式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以來,慈湖高新區牢記“高”“新”使命,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堅持科技引領,圍繞“3+1”主導產業體系,奮發有為、實干爭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基礎不斷夯實,交出了一份“殷實、厚重、亮麗”的十年非凡答卷。 [詳細]
    09/05 “鏈”上黨建,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成立馬鞍山經開區綠色食品產業鏈黨建聯盟,以黨建為統領推動產業鏈強鏈、補鏈,讓同行業或上下游相關企業變“單兵作戰”為“抱團取暖”。今年上半年,聯盟企業共實現產值102.3億元,實現黨的建設與產業發展雙融雙促,開創了抓黨建促發展的生動局面。 [詳細]
    09/05 強化項目調度與要素配置“雙保障”
    8月30日,在寶武特冶特種冶金材料馬鞍山基地項目現場,挖掘機、打樁機等大型機械運轉不停,工人分布在各個點位忙著清表、土方挖運等施工作業,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詳細]
    09/02 咨詢“零距離” 檢驗“零延時” 出證“零等待”
    日前,在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星生化”)出口危險品查驗倉庫里,馬鞍山海關關員對出口尼日利亞、南非等國家的6批次百草枯水劑進行危險貨物包裝檢驗,經檢驗合格后及時出證放行。 [詳細]
    09/02 “農田四變”,變出“糧”田萬畝
    進入初秋,博望鎮博望區濱湖村千畝優質水稻抽穗飄香。借助高標準農田建設契機,通過土地平整、田畝發包、稻蝦共養,撂荒地上再種糧,零散“巴掌田”變成整片“高產田”,一畝田、千斤糧、萬元錢,該村豐收在望。 [詳細]
    相關新聞
    回到首頁
    99ri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综合给合狠狠狠,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图第四色| 免费爱爱的视频太爽了|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免费高清日本完整版|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h片在线播放免费高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日韩午夜高清福利片在线观看|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天堂|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1024国产视频| 欧美性xxxxx极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观看 | 120秒男女动态视频免费| 欧美综合图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一级淫片免费看| 韩国三级最新理论电影| 欢愉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中字 |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第一页爽爽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jizz性欧美12| 欧美大bbbxxx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妖精色av无码国产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最新| 西西人体www高清大胆视频| 成年人午夜影院|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黄色a级片免费看| 欧美五级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网站| 在线看的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