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8月正式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以來,慈湖高新區牢記“高”“新”使命,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堅持科技引領,圍繞“3+1”主導產業體系,奮發有為、實干爭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基礎不斷夯實,交出了一份“殷實、厚重、亮麗”的十年非凡答卷。
十年來,慈湖高新區主要指標實現翻番,規模實力持續增強,財政收入增長5.23倍、工業總產值增長4.05倍、“四上”企業數量增長4.79倍、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增長4.72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4.37倍,2019年、2020年、2021年連續3年位列全省開發區綜合考核前30強名單。
十年來,慈湖高新區新興產業加速涌現,新興動能加速形成,逐步培育形成了以節能環保及新材料、電子通信、智能制造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3+1”主導產業體系,集聚了金星鈦白、華旺科技、立白日化、皓元醫藥、易銳光電等一批龍頭企業,先后獲得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近20項。
十年來,慈湖高新區不斷深化與大院大所合作,引進創新平臺、培育新興產業,初步形成“創新資源聚集-創新成果轉化-新興產業培育”創新發展路徑;做強創新載體品牌,加快推進創新創業載體建設,著力構建“創業大學-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基地”創業孵化生態鏈條,形成主體多元、梯度培育、業態豐富的發展格局。截至目前,園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118家,含省級、國家級孵化器在內的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省級以上眾創空間3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883件。
十年來,慈湖高新區深入實施開放戰略,對接融入蹄疾步穩,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全力推動對內對外雙向開放,成立了我市開發園區中首個按照公司化方式成立的駐外聯絡機構,先后與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簽訂《推進跨界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共建框架協議》,立足雙方主導產業定位和產業發展現狀,攜手推進跨界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十年來,慈湖高新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綠色發展奮楫篤行,累計投入環境整治經費20多億元,完成轄區全部黑臭水體治理,造林綠化7000余畝,實施長江岸線整治提升工程約7公里,全力打造皖蘇省界良好生態環境,徹底改善湖泊塘及周邊區域生態環境系統,PM2.5和PM10指標持續“雙下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慈湖高新區將以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特色化創新型精品園區為主線,切實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為加快打造“百億產業、千億園區”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記者 高文亮
通訊員 王瑜 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