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企業做標準。這句話在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得到生動注解。該公司圍繞吡啶堿系列產品,先后主導制定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8項;這些標準的制定,突破了跨國公司的技術封鎖,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吡啶堿產品占據國內65%、國際45%的市場份額。近五年來,實現營業收入84.28億元,利潤11.26億元,納稅3.02億元。
近年來,當涂縣運用政策激勵方式,積極引導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參與各級標準制定。截至目前,國星生化、長江鋼鐵12家企業先后參與修訂國家標準36項、行業標準37項、地方標準8項。發揮標準示范引領作用,組織標準工作表現優異企業參加各類創建活動。探索構建標準化工作的價值轉化路徑,以產品標準質量提升為基礎,增加企業產品附加值和品牌溢價率。截至目前,全縣培育4A級和3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4家、15家。
早在2007年,該縣就在全省率先出臺了《創立品牌和技術標準戰略獎勵辦法》,2008年在全省率先出臺《縣長質量獎評定管理辦法》,2012年在全省率先出臺《建設質量強縣若干獎勵政策》,全面激勵社會各行各業重視質量、提高質量、創造質量。獎勵政策涵蓋質量管理、質量認證、技術標準、品牌創建、產業升級、創新發展等多個方面和領域。2020年出臺了《當涂縣質量提升獎勵扶持若干政策》,對質量獎勵政策進行了優化,大幅度提高了獎勵額度,縣財政歷年累計投入5000余萬元用于質量獎勵。
該縣聚焦計量基礎能力提升,持續強化各行業標準化程度。截至目前,建有社會公用計量標準28項,商品量檢測標準5項,2家企業建立企業最高計量標準7項。健全完善計量量值溯源體系,開通縣域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點,不斷增強計量技術支撐水平。截至目前,全縣共培育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服務企業200余家,檢定、校準計量器具2萬件。
與此同時,夯實檢驗檢測技術支撐,全縣規模以上企業均建立內部質量實驗室,建成法定檢驗檢測機構8家,檢測能力覆蓋全縣主導產業300多個產品和參數,滿足全縣85%以上檢驗檢測需求,有效保障了質量監管、產業升級所需的高效高質量技術服務,強制性認證產品認證率達100%。
記者 吳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