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3歲的和縣歷陽鎮居民汪洋,因家庭沒有穩定的收入,自己年齡偏大缺乏技能,想找一份工作不容易。了解到汪洋的實際困難后,和縣人社部門及時為他推薦安排了公益性崗位,現在,他在和縣晶禾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從事小區物管服務工作,月薪1750元,外加崗位補貼580元,基本上可以維持家庭的正常生活。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我市穩步推進就業創業促進民生工程,加強就業托底安置,聚力公益性崗位開發和高校畢業生及16-24歲失業青年就業見習工作,廣泛開展政策宣傳,嚴格落實各項補貼,為廣大群眾就業創業提供有力保障,實現穩定就業。
在安排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方面,我市按照“托底線、救急難、臨時性”的要求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包括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大齡就業困難人員、長期失業人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邊緣家庭的失業人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邊緣家庭的失地失林人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邊緣家庭的殘疾人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邊緣家庭的高校畢業生等就業困難人員。截至目前,全市共開發了3018個公益性崗位,安置了1487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為促進大學生及失業青年就業,今年以來,我市積極謀劃,提前部署,大力實施青年就業見習計劃,幫助他們積累經驗,提升技能,實現穩定就業。
市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以來,截至目前,全市共開發了1804個就業見習崗位,吸納227名青年參加就業見習。下一步,市人社部門還將開展“三支一扶”計劃招募等工作,幫助高校畢業生更快更好實現就業。
記者 廖嵐鈞 通訊員 葛慧榮 姚樂盟、
[責編:
邵國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