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該局印發了《關于做好2020年幼兒園、義務教育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對我市2020年幼兒園、義務教育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的招生工作做出了要求。
兒童入園需查驗預防接種證
將持續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按照通知精神,幼兒園起始年級招收本市戶籍、年滿三周歲(即2017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學齡前兒童。凡我市戶籍年滿五周歲(即2015年8月31日前出生)尚未入園接受學前教育的學齡兒童,可進入學前一年附屬幼兒園或其他幼兒園大班接受學前教育。各幼兒園招生簡章應明確招生范圍、報名時間、報名材料、報名程序、招生年級與人數、收費標準等內容。對報名人數多于招生人數的,幼兒園應在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監督下采取電腦派位等形式錄取,確保公平公正。優先保障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幼兒入園報名時,托幼機構需查驗預防接種證。
今年,我市將繼續積極落實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劃,大力發展公辦園,推進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多渠道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確保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0%以上,普惠率保持85%以上,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保持100%以上。同時,持續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有效控制班額,每班幼兒人數一般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強化幼兒園安全檢查,完善監控設施和監督手段,確保幼兒園安全辦園、規范辦園。
公辦義務教育按照“兩個統一”入學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得跨設區市招生
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按照“兩個統一”原則(適齡兒童少年戶籍與法定監護人戶籍一致、適齡兒童少年戶籍地址與法定監護人的房產證地址一致,且房產為成套住宅及完全產權),嚴格執行免試就近入學。適齡兒童的法定監護人應在規定的時間內持戶口簿、房產證等材料到學區所在的公辦小學報名,并按照要求登錄“安徽省中小學招生入學登記服務系統”進行信息采集,確定后將自行轉入學籍檔案。
小學入學年齡,原則上截至2020年8月31日年滿6周歲,在學區公辦學校有空余學位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放寬,但截至2020年12月31日須年滿6周歲,對于放寬年齡招收的,必須公開規范辦理。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應在審批地范圍內招生,不得跨設區市招生。
屬下列情況之一的適齡兒童、少年進入市區公辦小學和初中就讀,可憑有關證明,按正常入學辦理:
兒童、少年戶口隨父母一方在學區內常住,父母的另一方是現役軍人或在外地工作或出國定居;父母離異者,子女隨法定監護人在學區內常住的;兒童、少年戶口隨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在學區內常住,其父母雙方都不在本市的現役軍人及支邊或出國人員;兒童、少年戶口單立,父母一方為現役軍人,其戶籍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
婚后因無住房一直隨父母三代同住一套房的家庭,其子女入學由縣、區教育局根據學區內公辦學校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入學;適齡兒童、少年與法定監護人不在同一戶籍,或戶籍與常住地不符的,由縣、區教育局根據學區內公辦學校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入學;適齡兒童、少年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只有戶口(包括集體戶口、掛戶)確無住房的,由縣、區教育局根據其戶口和實際居住地所在區域的公辦學校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入學。
市區初中學校招生按照《2020年馬鞍山市市區初中招生辦法》(馬教秘〔2020〕57號)文件執行。
確保中小學校起始年級按標準班額招生
切實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受教育權
按照市教育局規定,公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得違規招收學區外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市區公辦初中擇校生畢業時不得報考市二中和紅星中學。民辦學校嚴禁超計劃招生。嚴格控制大班額,教育部門將在招生期間對區域內存在大班額學校進行預警提示,確保中小學校起始年級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標準班額招生(小學45人/班,初中50人/班),堅決防止產生新的大班額。
特殊教育學校招生方面,將切實落實“一人一案”,進一步推進普特融合、全納教育,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96%以上。各縣、區教育局和普通中小學不得拒絕接收能夠隨班就讀且有隨班就讀意愿的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就讀。對因重度殘疾不能到校就讀的兒童少年,各縣(區)教育局應會同衛生健康、民政、殘聯等部門提供規范、有效的送教上門服務,切實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權利。
記者 黃瑩 通訊員 柴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