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一封摁有18枚鮮紅手印的“請戰書”遞交給安徽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同時也出現在醫護人員的“朋友圈”里。
這批來自我市的18名醫護人員,自2月12日以來,隨安徽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其他隊員一道,接管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一艙。3月8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送走最后一批患者,正式休艙。休艙后醫護人員原地休整待命,等待新的指令。
奮戰多日,他們眼里只有患者
自2月9日至今,十七冶醫院腎內科副主任汪朝陽和其他來自馬鞍山的醫護人員已經在武漢奮戰了32天。這些天,他們的眼里只有患者,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患者轉,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患者們早日康復出院。
在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汪朝陽和同事們負責400多名患者的診治,從用藥調整到協調核酸、CT檢查,再到安排出院,配合艙外辦理出院手續等,全套流程一跟到底。出了方艙醫院,他還是安徽醫療隊駐地酒店負責人之一,負責100名醫護人員生活起居,協調各項事務。作為馬鞍山醫療隊隊長,他同時負責18名馬鞍山醫護人員全部事務。雖然工作強度遠遠超過“996”,汪朝陽卻說值得。尤其令人欽佩的是,他還打破了“醫不自治”的慣例,在36個小時內,克服了內心恐慌,在武漢治好了自己的病。他說,“在武漢,在戰‘疫’吃勁期,我生不起病!”
同批的市中醫院護士晉秀云,為了患者早日康復,則將“馬鞍山版八段錦”帶到了方艙醫院。晉秀云負責的新冠肺炎患者都是男性。平時她看到患者不是躺在床上,就是坐著發呆,就想到適當的運動能夠讓患者保持心情舒暢,有利于病情治療。
于是,晉秀云向“娘家”市中醫院求助。
該院發動了中醫專家們,針對方艙醫院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原有的中醫養生功法進行改良,不但有“站功”,還糅合了“坐功”(十二段錦),動員醫護人員演練并錄制視頻傳給了晉秀云。“馬鞍山版八段錦”動作緩慢、易學易練,還能鍛煉身體。她跟患者們一說,大家都很高興,跟安徽來的“晉師傅”學起了“八段錦”。晉秀云說,希望將來在武漢公園里,能夠看到馬鞍山改良版的“八段錦”。
因為付出,他們配得上所有收獲
2月12日,與汪朝陽同行的馬鞍山醫療隊隊員陸續進艙,市人民醫院主治醫師陳燕也是其中一位。3月8日,她在日記里寫道,“今天是2020年3月8日,從家來武漢一個月了,這可能是一生中最難忘的一個‘三八女神節’。”
因為,這一天也是她奮戰了16個晝夜的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休艙的日子。陳燕說,“這一個月,收獲了很多,閉上眼,武漢的生活像電影片段一樣在腦海中浮現,收獲滿滿。不斷充實的新冠病毒知識和院感防護知識讓她此生受用。新的工作環境、新的工作方式豐富了我的工作經歷。”
市人民醫院護士田燕負責的患者黎婧心情比較低落,在田燕的耐心開導下,逐漸增強了戰勝病毒的信心。治愈出院后,黎婧用插畫筆勾勒出田燕“大白”可愛樣子,作為送給田燕的禮物。
還有很多醫護人員收獲了一份份感謝信、表揚信……
為了新冠肺炎患者能夠早日治愈出院,我市醫療隊隊員夜以繼日奮戰在第一線,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他們的付出也收到回報,不僅有來自患者,也有來自組織的關心。
近日,中共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臨時黨委和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聯合下發《關于表彰方艙醫院醫務工作者先進個人的通報》,來自馬鞍山的18名醫護人員獲得表彰。其中,卓銀霞 、趙良琴等9名方艙醫院醫務工作者榮獲“黨員先鋒”稱號,常勤柱、徐永太等9名方艙醫院醫務工作者榮獲“先進標兵”稱號。
疫情不退,他們選擇再戰病毒
在經過幾天的休整之后,鑒于目前仍是武漢抗擊疫情的關鍵期,還有很多患者等待救治。3月11日,我市18名醫護人員經過集體表決:申請繼續留下戰斗。
我市醫療隊隊長汪朝陽介紹,經過一個多月的磨合,我市醫護人員適應了現有的工作流程,擁有相對豐富的救治經驗。“雖然方艙醫院休艙了,武漢本地的定點救治醫院還有不少病人等待救治。我們經過幾天的休整后,精神上、體力上得到恢復,可以繼續再戰。”汪朝陽說。
3月12日下午,隊長汪朝陽將寫有“疫情不退,我們堅決不退”的《請戰書》遞交給安徽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負責人,懇請再戰新冠病毒。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胡 靖 王 梅 潘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