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生命重于泰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把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最高使命。他們以行動詮釋初心,用擔當書寫忠誠,在抗疫“戰線”上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壯歌,彰顯了白衣戰士的大愛無疆。
站位一線 靠前指揮
疫情發生后,市衛健委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預防控制、醫療救治組、專家咨詢、物資保障等10個工作組,制定醫療救治工作和應急防控工作方案,指導全市各級衛生健康部門和醫療機構科學有序開展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及應急處置工作,形成了簡潔高效的疫情防控指揮運轉體系。
為了讓疫情防控指揮運轉體系最大效能發揮作用,市衛健委建立了“六項制度”,即每日晚間例會制度、每日新增病例專報制度、每日疫情信息公開制度、防控工作交辦單制度、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物資調配制度,做到防控無死角。
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組織強有力的支撐,哪里就有黨員沖鋒在前。按照“集中患者、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收治”原則,調集精兵強將,成立了由46名專家組成的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覆蓋各相關學科,盡銳出戰,確保我市每一位新冠肺炎患者都能得到精準及時的救治和精心細致的照護。
沖鋒在前 勇當尖兵
1月21日,市第四人民醫院被確定為市級新冠肺炎疫情集中定點收治醫院。作為“核心戰場”,醫院聞令而動,15個小時便完成了發熱門診和隔離病區改造工作。兩日后,醫院便收治了4名新冠肺炎患者,抗“疫”戰斗全面打響。
1月29日,市第四人民醫院成立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病區臨時黨支部,由進駐隔離病房在一線救治確診病人的15名黨員組成。一個多月的戰“疫”,15名黨員在“疫”線插上了15面鮮紅的黨旗。受到感召,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病區先后有8名醫務人員向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用行動來見證初心。
年近六十仍把自己當“壯小伙”擋在抗疫前線的結核科主任甘能金、“昔日沖鋒戰非典,今日披甲阻新冠”的肝病科主任李宏……正是這群“白衣天使”爭分奪秒救治患者,與病毒頑強抗爭,才為馬鞍山人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
截至3月5日,我市累計有35名病例從市第四人民醫院治愈出院,實現馬鞍山地區在院病例清零。3月6日下午,我市最后一批次兩名新冠肺炎患者從蕪湖弋磯山醫院治愈出院。截至目前,全市確診病例38例,累計治愈出院38人,實現馬鞍山地區確診病人清零。
眾志成城 團結奮戰
以市第四人民醫院為核心戰場,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以及干部職工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守好各自“陣地”,打好防疫戰。
在這條“疫”線戰場上,有近距離接觸病毒,肩負全市疫情流調、消毒、采樣、檢驗等工作的市疾控中心“偵察兵”;有與時間賽跑,肩負“生命快遞員”神圣使命的市120急救人員;有與病毒“短刀相見”,全員上陣用實際行動筑起戰斗堡壘的市人民醫院和市婦幼保健院;有發揚中醫優勢、開設“空中中藥房”,制作中藥香包和中藥預防湯劑保障市民需求的市中醫院……
他們中,有向所在支部主動請纓去發熱門診的主治醫師,也有剛下“火線”又上“前線”,至今戰斗在防疫一線的醫療隊隊長,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捍衛著入行誓言,眾志成城為每一個生命負責。
馳援武漢 同舟共濟
穿上白衣,他們就是戰士,義無反顧奔向戰場。脫下白衣,他們還是兒子,是女兒,是爸爸,是媽媽。雖有牽掛,但他們選擇無畏逆行。
在此次戰“疫”過程中,我市共派出5批次42名醫療和疾控隊員趕赴湖北武漢,他們來自市疾控中心及市、縣兩級醫院,被安排在武漢太康醫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武漢體育運動學校方艙醫院等地開展醫療救援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他們中有12人在武漢一線向市衛生健康委組建的支援湖北醫療隊網上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疫”線接受黨組織的檢驗。
“你在前線守護大家,我在后方護你小家。”為了免去后顧之憂,我市針對支援湖北隊員的關心關愛、后勤保障、健康保險保障、人員輪換安排等方面制定了“暖心九條”,同時,市委組織部、市衛健委黨委、市總工會、市婦聯聯合省婦兒基金會等為支援湖北隊員撥付慰問金;愛心企業紛紛慷慨解囊,全市保險機構向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無償捐贈最高保額達730萬元的專屬保險。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全市衛生健康人眾志成城,與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和使命擔當。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他們和全市人民一道,必將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記者 張令琪 通訊員 徐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