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121”工作思路,緊盯“五升三降”目標,推進“五項重點工作”,提升審判執行質效。今年1-6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46029件,辦結41184件,結案率89.47%,居全省法院第一位。
聚焦6類重點案件,集中力量攻堅。今年1-7月,全市法院常態化開展“周末執行”“凌晨鐵拳”等集中行動33次,執結案件322件,執結金額5975萬余元。
以高質量司法護航綠色發展。采石磯景區設立生態環保旅游巡回法庭,在當涂縣漁業執法工作站設立全省首家長江生態司法保護增殖放流基地,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兩年來,馬鞍山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為我市加快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提供了高質量司法保障服務。
提高審判執行質效
用力度促進度用質效檢成效
“原告是否同意被告提出的調解方案?”“若雙方沒有其他意見,請在調解協議書上簽字。”今年5月6日下午,當涂縣法院訴前調解中心工作人員成功調解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整個過程不到1個小時,高效快捷的調解工作贏得了當事人的點贊。
推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推動矛盾糾紛非訴化解,加強衍生案件源頭治理,不斷完善矛盾糾紛前端預防化解鏈,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訴前,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這只是馬鞍山法院完善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化解機制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馬鞍山中院緊緊圍繞省高院“2022年推進司法改革鞏固提升審判執行質效工作方案”部署要求,堅持“121”工作思路,聚焦“提升審判執行質效、提升隊伍管理水平”,打出“四量”司法改革組合拳,努力實現辦案的優質高效和“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
8月12日,花山區人民法院速裁庭審結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并向當事人送達了該院發出的第一份“令狀式”判決書。這份“瘦身”的判決書僅二頁,簡潔明了,讓人耳目一新。
優化審判執行權運行機制,推動基層法院組建調裁一體化速裁快審“新團隊”,強力推進長期未結案件清理。針對評估鑒定周期長、財產處置難等問題,探索建立委托評估機構質效承諾書制度,壓縮評估鑒定周期;推行“司法+輔拍”網絡司法拍賣新模式,出臺管理辦法,引入12家輔助機構進駐法院開展輔拍工作,提高財產處置變現率,提升執行質效。
用力度促進度,用質效檢成效。今年1-6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46029件,辦結41184件,結案率89.47%,居全省法院第一位;其中,市中院共受理各類案件3042件,辦結2785件,結案率91.55%,居全省中院第三位。審判執行質效10項重點指標,全市法院有9項指標在全省法院位次同比實現提升,有4項指標居全省法院前五位,有8項指標居全省法院前八位;市中院有9項指標在全省中院位次同比實現提升,有5項指標居全省中院前五位,有7項指標居全省中院前八位。
“江淮風暴”夏季行動
執行為民讓公平正義觸手可及
今年6月19日凌晨4時50分,市中級人民法院南廣場,10輛警車、50名執行干警集結待命。
“‘江淮風暴’夏季行動之強制騰退專項行動開始,出發!”十分鐘后,隨著一聲令下,執行干警雷霆出擊,按照預定方案,奔赴強制騰空執行現場——安徽省某再生資源有限公司。這也標志著馬鞍山中院“江淮風暴”夏季行動之強制騰退專項行動正式拉開帷幕。與此同時,當天,6家縣區法院開展的“凌晨獵賴”專項行動正同步進行。
本次專項行動全市兩級法院7位院長親自掛帥,298名干警、63輛警車整編出發,24名省市縣三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現場見證執行。截至當天下午3時,全市兩級法院共執結案件70件,其中達成執行和解20件,拘傳被執行人62人,扣押車輛4輛,罰款1.2萬元,決定拘留2人,到位金額859萬余元,騰退廠房一處,妥善化解1起涉100余名農民工工資群體性信訪案件,現場發放案款160萬余元。
執行攻堅,讓公平正義在“最后一程”觸手可及。自“江淮風暴”執行攻堅優化營商環境之夏季行動開展以來,我市兩級法院緊緊圍繞省高院統一部署要求,研究制定貫徹落實全省法院“江淮風暴”夏季行動“八項措施”,明確“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領導機制,確定目標任務和措施,掛圖作戰,有力有序推進。
今年7月27日,又是熱力十足的一天。
在得到被執行人謝某將其名下車輛開回江西玉山老家的線索后,含山法院執行干警冒著酷暑立即驅車前往。
到達目的地,執行干警第一時間與玉山法院取得聯系。了解情況后,玉山法院執行局迅速啟動跨區域執行聯動協助機制。第二天上午,含山法院、玉山法院執行干警共同前往被執行人謝某家中,并迅速扣押其停在家門口的一輛小型汽車。得知謝某已前往上海務工,執行干警向謝某父母釋法明理,最終謝某父母主動代替謝某償還案款,本案執行完畢。
精準發力,集中力量攻堅。聚焦6類重點案件,截至7月底,全市共開展“強制騰退”等集中執行行動4場,常態化開展“周末執行”“凌晨鐵拳”等集中行動33次,執結案件322件,執結金額5975萬余元。用好用足強制措施,嚴厲打擊規避執行、抗拒執行等違法行為,共拘傳被執行人348人次,罰款3.71萬元。強力曝光失信行為,納入失信名單701人次,限制高消費743人次,倒逼被執行單位或個人及時履行義務。
高站位啟動,深化上下聯動,暢通法院與金融部門合作渠道,市中院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率先同銀行簽訂“法拍貸”合作備忘錄,有效破解意向競買人一次性支付全款的資金難題,讓財產處置按下“快進鍵”。
此外,市中院還強化信用修復,出臺《關于推行失信被執行人信用修復激勵機制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辦法(試行)》,推出信用修復激勵評分制度,重新激活被執行人企業履行能力,助力企業持續經營發展。深化執源治理,出臺《關于推行自動履行正向激勵機制的實施方案》,深化加大訴訟保全力度、強化當庭履行、深化審執破銜接等11項機制,全方位、全流程引導督促當事人自動履行法律義務。
守護綠水青山
為綠色發展筑牢法治屏障
落日余暉波光映,一抹夕陽美如畫。
傍晚時分,站在薛家洼生態園觀景臺向遠處眺望,眼前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走進一眼望不盡的楊樹林,遮天蔽日的樹蔭,穿林而過的江風,蘆葦如江浪般起伏,讓人頓時感覺清涼……
青山綠水的背后,離不開司法護航。近年來,我市兩級法院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以最嚴密的法治守護生態環境,嚴厲懲處涉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和侵權行為,探索生態環境源頭治理,為“生態綠”筑牢法治屏障。
馬鞍山市擁有79.12公里長江岸線,一些岸線曾被“散亂污”企業、非法碼頭、固廢堆場和畜禽養殖場占據。一場以長江大保護為目標的“三大一強”專項攻堅戰打響。
保護長江生態,司法責無旁貸。馬鞍山中院迅速組織開展專項調研,積極尋求良方,化解敏感度高、涉眾廣的長江岸線環境整治過程中產生的矛盾糾紛。2018年底,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關于馬鞍山市沿江環境集中整治專項調研報告》,報告了全市涉長江整治引發的矛盾糾紛及訴訟情況,提出了化解爭議的建議。
全市兩級法院抽調骨干力量組成合議庭,由院庭領導擔任主審法官或審判長,負責審理涉及長江岸線環境整治案件。
為匯聚長江生態保護合力,夯實長江馬鞍山段生態安全屏障,市中院聯合當涂法院在當涂縣漁政執法基地建立“增殖放流生態恢復基地”。馬鞍山中院出臺了《關于依法服務和保障生態文明和美麗馬鞍山建設的意見》,要求全市法院樹立恢復性司法理念,立足不同環境要素的修復需求,鼓勵賠償義務人通過增殖放流、補植復綠、承擔勞務、支付補償金等方式進行生態修復,確保受損生態環境盡快得到有效修復。
久久為功,才能守護一江碧水。為充分發揮司法審判職能作用,切實加強生態文明治理體系建設,著力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馬鞍山)經濟帶,雨山法院在全省率先設立生態環保旅游巡回法庭。
此外,近年來,馬鞍山中院還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積極與馬鞍山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對接,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與環境公益訴訟的銜接、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與司法程序的銜接、生態環境修復與損害賠償的執行與監督的銜接,將司法確認作為法院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提供司法保障的優選方式,縮短辦案周期,快速解決生態環境修復問題。2020年以來,馬鞍山中院審結馬鞍山市生態環境局與污染企業達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協議的司法確認案件4件,確認賠償義務人承擔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環境服務功能損失費用近500萬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