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行走在鄭蒲港新區,一座座企業車間機器轟鳴,一個個重點項目滿弓發力,處處升騰著發展的氣場,時刻跳動著奮進的脈搏。加快發展的滾滾熱潮,正如江流澎湃,浪起千疊。
近兩年來,鄭蒲港新區狠抓項目建設,強化“雙招雙引”,產業集群積蓄動能,招商引資穩步推進,項目建設提速提效,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尤其是今年以來,新區大力實施重點項目提質提效、鄉村全面振興、土地整理全覆蓋、人氣集聚提升、法制信用建設、民心民生提升、雙招雙引提質增效、作風改進能力提升、要素保障提升和黨建引領提升等“十大行動”,鼓足“闖創干”的精氣神,努力在發展中擴大體量,在競爭中凸顯能量,在轉型中提升質量,譜寫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鄭蒲港新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區將進一步樹牢轉型發展的鮮明導向、執政為民的宗旨意識、激流勇進的爭先志氣,立拼搏之志、揚實干之風,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設步伐,奮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在全市、全省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爭當尖兵、勇立潮頭。
Corpus人體博物館
堅持“項目為王” 積蓄發展后勁
走進鄭蒲港新區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到處都是繁忙的建設場景,一座座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一個個重點項目落地投產。在精密裝備制造產業園建設現場,各類機械設備“馬力全開”,一處大型工業園區已經初具規模。據了解,這個項目是鄭蒲港新區2022年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之一,總投資5億元,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主要從事汽車發動機、動力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在總投資60億元的中聯重科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一期建設現場,大干快干場面火熱。“當前,我們正搶抓晴好天氣,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項目負責人尚玉表示,一期項目2023年下半年投產,預計年產墻液抓斗機、靜力壓樁機、雙輪銑槽機等大型樁工機械產品2900臺,年銷售收入50億元。
馬鞍山綜保區企業
近兩年來,鄭蒲港新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強化重大項目推進、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增添強勁動能。
新區堅持以項目為抓手,著力引導企業加強技術改造,促進企業的工藝、裝備和產品技術適應市場需求,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推動存量企業產能穩定釋放,逐步提高老企業整體產能利用率,切實幫助存量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針對義利北冰洋、紫江噴鋁、瑞聲科技等重點企業,持續抓好存量企業的“倍增”。同時,新區以重大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奠基石”,全力推進中聯重科、玉成汽車等項目投產達效,推進“畝均效益”改革,形成正向激勵、反向倒逼,落后產能淘汰機制,促進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加大對新地科技、尊馬科技支持力度,加大擴產擴能要素保障,逐步形成新的增長極。
中興新地(馬鞍山)產業園
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看干部,核心在作風。
新區不斷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狠抓作風建設,通過思路方法、制度體系、工作方式的改革創新,強力推動各級黨員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能力大提升,有效激發了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動力活力,匯聚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強化“雙招雙引” 搶占發展先機
今年7月,鄭蒲港新區高端汽車智能分揀和再制造項目開工儀式順利舉行,標志著鄭蒲港新區又一個億元以上招商項目成功落地。鄭蒲港新區高端汽車智能分揀和再制造項目總投資5億元,占地面積78.79畝,由玉成有限公司投資打造。該項目的落成是鄭蒲港新區裝備智造產業發展的又一重大突破,起到了豐富產業類型、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產業驅動的作用,進一步夯實了鄭蒲港新區產城一體總體布局的產業基礎。
今年8月5日,總投資20億元的鄭蒲港新區中南光電新能源智能制造項目正式開工。鄭蒲港新區中南光電新能源智能制造項目由合肥中南光電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20億元,占地約500畝,主要從事5GW組件和異質結電池片的研發、制造、銷售。項目預計明年初投產,產值達100億元。
鄭蒲港新區中南光電新能源智能制造項目
這只是鄭蒲港新區強化“雙招雙引”、推動項目落地的一個縮影。在雙招雙引提質增效行動中,新區緊緊圍繞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綠色食品三大主導產業,充分發揮馬鞍山綜保區、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等優勢,創新舉措,頂格推進,打出了新攻勢,取得了新成效。
成立重點項目工作專班,“一把手”帶頭抓招商、引項目;新建北京、上海、深圳、南京4個駐點招商工作部,選派“精兵強將”開展精準招商;印發全員招商引資工作實施方案,營造“人人都是招商員”的濃厚氛圍;創新招商方式,大力開展供應鏈招商、商協會招商、基金招商;疫情期間,廣泛開展“云洽談”“云會商”“云簽約”活動……
僅今年上半年,新區就簽約中南光電、東臺威達鑫、萬豪高端智能家居等39個項目,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3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4個,為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集聚了動能。
優質項目紛紛搶灘落戶,離不開一流營商環境的支撐。
新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和著力點,深入貫徹“一改兩為五做到”要求,大力實施要素保障提升行動,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全力以赴為企優環境,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成功落地,為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鄭蒲港-福州江陰港江海直達航線首航
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走進鄭蒲港新區姥橋鎮姥長村瓜蔞基地,綠油油的藤蔓上吊滿了翠綠的瓜蔞果,姥長村黨總支副書記徐向前帶領著村民除草、澆水,忙得不亦樂乎。“預計年底瓜蔞銷售收入能突破200萬元!”他信心滿滿地說。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可發展什么產業?怎樣發展?2014年,白橋鎮紅旗村黨總支主動擔當、積極謀劃,在多次思維激蕩、市場調查和考察學習后,成為瓜蔞產業的“探路者”。2019年,官塘村黨總支結合全區產業規劃布局,整合相關項目資金,流轉土地165畝打造瓜蔞產業基地,當年實現產值近70萬元,緊跟其后的是姥長村、隱駕村。目前,鄭蒲港新區19個村聯營抱團發展瓜蔞產業5000多畝,每年能為集體經濟帶來2300多萬元的穩定收入。
在同創現代農業示范園的現代化玻璃溫室里,枝繁葉茂、郁郁蔥蔥,連片的石斛長勢喜人。幾位村民正忙著對石斛進行日常管護,在他們眼中,這小小“仙草”已成為致富的“黃金草”。“栽插、養護、摘花、剪鮮條、打包,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月月都有錢拿。”村民夏發香對這份“家門口”的工作很滿意。
近年來,鄭蒲港新區不斷強化黨建引領,創新發展模式,完善利益聯結,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因勢利導做厚做實村集體家底,稻蝦共養、金絲皇菊、瓜蔞、石斛等特色產業“遍地開花”,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乘風破浪”,全力走出了一條產業強村富民之路。
新區將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鄭蒲港啟迪喬波冰雪世界
踐行為民宗旨 繪就幸福民生新畫卷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上海中醫藥大學鄭蒲港醫院一期項目建設正全速推進。據了解,上海中醫藥大學鄭蒲港醫院總規劃用地113201平方米,規劃住院病床數1200張。其中一期項目規劃住院病床數600張,主要建設門診、感染樓、醫技樓、住院部。“300多名施工人員正在緊張作業,一期項目計劃在2024年年初竣工。”項目部施工副經理何龍飛介紹道。
同樣,在鎮淮小區安置房五期項目建設現場,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該項目總投資4.5億元,項目總建筑面積16.6萬平方米,可安置居民1136戶。為了讓廣大群眾早日住進新房,自開工以來,項目施工方十七冶集團精心組織、強力推動,加班加點趕進度,確保今年年底如期交付使用。
新區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力城鄉融合協調發展,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實行城市公共設施、公共保障、公共服務向農村“三個延伸”,加快打造產城一體、城鄉融合的現代化新城區,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2項省定民生實事進展順利,五保供養、農村低保、貧困殘疾人生活補助等補助類項目資金均按序時進度發放到位,一件件民生實事做到了群眾心坎里,美了生活、暖了人心。
鄭蒲港新區起步區航拍圖
百姓安居樂業是新區發展最核心的元素,更是幸福的底色與基石。
新區錨定“打造城市副中心”發展定位,大力推進“醫食住行、文教購娛”等城市功能配套完善,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不斷提升新區綜合承載能力。
一座宜居宜業的魅力新城正在大江之畔加速崛起,為新區群眾帶來了生活品質的提升,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民生紅利、生活福利。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