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又干成了一件大事!
12月28日,武耀年產400萬套汽車玻璃項目投產暨首片玻璃下線啟動現場會召開,安徽省自主生產的首片高端汽車玻璃正式下線,結束了安徽作為汽車大省卻無汽車玻璃生產的歷史。
安徽省汽車產量已躍居全國第二,安徽人造車占據“造車新勢力的半壁江山”,但安徽造車也有自己的“痛點”——有車無玻璃,包攬全國50%光伏玻璃生產量的安徽,卻沒有一塊自主研發生產的汽車玻璃。
何時能有“皖產”汽車玻璃?為什么是在蚌埠?我們從一個產業故事說起。
01
為什么是蚌埠
安徽經過全省上下的多年努力,萬億汽車產業集群和汽車產業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從合肥—蕪湖的整車制造,到遍布全省16地市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再到分布在縣域內的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
共同講述著“安徽16地市合造一臺車”的產業故事。
2024年前三季度,安徽汽車產量達到245.5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110.8萬輛、在全國占比超過1/8;汽車出口107.7萬輛,在全國占比約1/4。
根據最新統計,2024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將突破130萬輛。在蕪湖市,奇瑞汽車大步疾行,汽車出口穩居全國第一,刮起了一股“奇瑞旋風”。
不僅是省會合肥、省域副中心城市蕪湖,作為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重要一極的蚌埠,依托玻璃產業的深厚積淀,切入到一個新賽道——汽車玻璃產業,已成為蚌埠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蚌埠市加強前瞻性研究、全局性謀劃和系統性布局,圍繞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引進、培育和壯大了包括武耀玻璃、吉馳輪胎、弗迪電池、鳳凰濾清器等在內的一大批產業鏈上下游領軍企業,開辟了產業發展新賽道,真正讓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成為了蚌埠“制造強市、產業立市”的重要支撐。
武漢武耀安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一流的汽車玻璃及其總成系統專業供應商,已經深耕行業30年,擁有國際領先的全套汽車玻璃生產裝備,為比亞迪、東風本田、東風日產、長城、吉利等多家著名汽車制造商提供配套服務。
2023年11月,武漢武耀安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蚌埠高新區簽約,共同打造總投資20億元的年產400萬套新能源汽車玻璃項目,成為全省首個簽約的汽車玻璃項目。
今年春節后,經過近10個月的建設,該項目在蚌埠成功下線,填補了安徽高端汽車玻璃生產領域的空白。
其次,企業搶抓汽車產業的廣闊市場前景。據企業負責人介紹,安徽武耀是武耀玻璃在國內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基地,全面建成投產后規模將超越武漢總部,成為輻射長三角市場的重要戰略支點。
一家有著30年汽車玻璃制造經驗的行業領軍企業,為什么選擇來到蚌埠?為何在蚌埠打造該公司在國內投資建設的最大汽車玻璃生產基地?
“當前,安徽正聚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蚌埠正加快打造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這為汽車玻璃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市場。”在項目投產暨首片玻璃下線啟動現場會上,蚌埠市委書記黃曉武對蚌埠汽車玻璃產業發展的良好前景進行了介紹。
再次,蚌埠在玻璃科技上具有深厚的積淀。在黃曉武的講話中,“中國玻璃谷”被反復提及。作為全國老工業基地城市、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重要一極,蚌埠科教資源豐富、創新主體活躍、大院大所集聚。
特別是在玻璃新材料產業領域,蚌埠依托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這一玻璃新材料原創技術策源地,研發生產了眾多“中國首創、世界領先”的玻璃新材料原創性成果。
12月29日,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和蚌埠中光電自主研發生產的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產品在安徽蚌埠成功下線,代表著玻璃制造領域的最高水平,開創了高世代OLED玻璃基板“中國制造”的新紀元。這對于我國實現OLED顯示產業鏈自主可控,引領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蚌埠吸引了一大批上下游企業在蚌埠合力打造“中國玻璃谷”,武耀就是其中之一。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和武耀是長期合作伙伴,蚌埠市委、市政府用良好的營商環境,贏得了我們和武耀的支持。”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院長彭壽認為,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可視化、舒適化、安全化發展,離不開汽車玻璃,此次安徽首片高端汽車玻璃的下線,對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助力蚌埠汽車零部件產業和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都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如今,安徽武耀年產400萬套汽車玻璃項目一期進展順利,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入規。明年,前擋風玻璃生產線、角窗生產線、后擋風玻璃等生產線將陸續到位。
屆時,蚌埠將擁有新能源汽車全套玻璃生產能力。
02
蚌埠做了什么
武耀玻璃的投產,是蚌埠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過程的一件大事,意味著這一產業集群將更龐大更完整。
蚌埠市深入貫徹落實安徽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把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作為全市著力打造的六大產業集群之一,著力塑造競爭新優勢。
圍繞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蚌埠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工作專班,在全省率先成立汽車招商分局,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和企業培育力度,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延鏈補鏈強鏈。
為鼓勵汽車零部件企業創新,蚌埠市強化平臺支撐,組織吳方機電、鳳凰濾清器等12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合作建立蚌埠汽車現代產業學院,其運作模式在全省推廣,安瑞科“氫氣壓縮機”、壹石通“陶瓷化硅膠泡棉”等一批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在一系列支持舉措下,蚌埠汽車零部件產業動能積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速集聚——
國顯科技積極搶占新能源汽車新賽道,專門成立車載事業部,加快推進車載顯示業務布局;
安徽鳳凰濾清器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蚌埠汽車濾清器產業的龍頭企業,緊盯市場需求,在蚌埠高新區積極布局年產30萬套新能源汽車電動空調壓縮機項目;
安徽昊方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全球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行業最大制造企業作用,聚力打造粉末冶金高端制造等項目,并不斷開拓新市場;
中國傳感谷內的希磁科技等傳感器企業,持續加強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合作對接
……
今年9月,在蚌埠市政協十五屆二十次常委會議暨“推動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加快形成競爭新優勢”專題協商會上,蚌埠市政協調研組撰寫的調研報告顯示:
2024年上半年,蚌埠市擁有汽車零部件規上限上企業185家,其中,全市汽車零部件規上工業企業87家,實現營收98億元。全市已培育形成了動力電池、車載顯示、智能傳感等多條產業鏈,蚌埠高新區、經開區、懷遠縣等主要制造基地集聚效應初顯。
當前,蚌埠市還在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甬蚌結對合作幫扶機遇,組織開展甬蚌汽車零部件對接會、蚌埠合肥汽車傳感器合作對接交流會等活動,已推動40多家企業進駐省汽車零部件產需對接平臺,為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拓寬了新路徑。
03
“既安心又順心”的背后有什么
“安徽是我國汽車生產的頭部省份,蚌埠是擁有一流營商環境的創業熱土。”談到在蚌埠這一年的發展,武漢武耀安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郝軍很有感慨。
在郝軍看來,安徽武耀年產400萬套汽車玻璃項目從今年年初開始建設,到今年5月設備陸續進場、今年10月注塑生產線建成投產、今年11月達到規上企業標準,再到如今安徽省自主生產的第一塊汽車玻璃順利下線,不僅創造了武耀安全玻璃的“蚌埠速度”,更充分彰顯了蚌埠一流的營商環境。
“一年來,蚌埠從市到區、到具體對接的高投集團和各個部門,都在極力支持項目建設,這讓我們既安心又順心。”安徽武耀汽車玻璃有限公司項目設備負責人尤磊說。
尤磊透露,自己初到蚌埠時,蚌埠高新區和高投集團就已經做好了按企業需求改造4萬平方米廠房的準備。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蚌埠市、蚌埠高新區及市直各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派出專人緊盯項目各個關鍵節點,現場進行工作調度。遇到困難問題時,各級各部門都能第一時間上前,以熱情服務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為企業順利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郝軍和尤磊的感受,也是蚌埠企業家的普遍心聲。
蚌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創優營商環境工作,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增強區域競爭力的頭等大事,堅持“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的工作理念,圍繞“優環境、推項目、促發展”中心工作,以“評議+提升”轉變工作作風、以“清單+閉環”解決企業訴求、以“招引+服務”推動項目建設,持續擦亮“珠事好辦”營商環境品牌,實現了營商環境從普惠服務向賦能發展的轉變。
特別是在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方面,蚌埠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全力支持企業引進培育、項目合作對接、產業創新發展,并建立了全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重點項目庫,強化重點項目清單式管理,定期開展項目調度,全過程全方位為企業排憂解難。
在一流營商環境的帶動下,蚌埠市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簽約率、開工率、投產率不斷提升,為全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當前,蚌埠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圍繞打造車用傳感器產業高地、拓展車載顯示產業終端、延伸“三電”產業鏈條、提升通用零部件產業優勢等內容,精準布局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新賽道,大力推進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
在完整產業鏈和一流營商環境鑄就的“強磁場”下,蚌埠“汽”勢磅礴 、活力“蚌”發,將吸引更多汽車零部件企業攜手共進、集群成勢,助力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