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房村依托特色蟹苗養殖產業優勢,做優做強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條,打造了富民強村共富矩陣”“新豐村緊抓政策機遇,大力實施補充耕地勞務服務項目,有效增加土地耕作面積,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12月9日,一場特殊的“賽馬”比拼活動——全市第二屆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賽馬”大賽(決賽)在市黨群服務中心舉行,來自全市各縣區園區的12個村集體經濟項目輪番上場,圍繞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項目背景、做法、成效、展望等工作情況進行全方位展示,現場評比晾曬,互學互促。
今年9月以來,為充分展示各地集體經濟發展階段性成效,總結推廣有效發展模式,搭建相互學習的平臺,營造比學趕超的氛圍,市委組織部會同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積極籌備全市第二屆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賽馬”大賽,通過“鄉村申報—縣級審核—市級復審—實地評審”等程序,全面審核項目的實施進度、市場前景、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黨群參與等情況。最終,12個優質項目脫穎而出,入圍此次決賽。
決賽現場,12個參賽項目講述人依次登臺進行項目“晾曬”,他們既有各縣區、園區的鄉鎮干部、村黨組織書記,也有駐村第一書記、到村任職選調生,都是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的直接策劃者、參與者、推動者。經過項目陳述、現場答辯、評審打分等環節的激烈角逐,當涂縣石橋鎮團月村“水鄉藍龍”標苗養殖基地項目、和縣西埠鎮雞籠山村大米生產加工項目獲得一等獎;鄭蒲港新區白橋鎮大許村菊花產業項目等4個項目獲得二等獎;花山區濮塘鎮濮塘村“九龍坳”茶葉項目等6個項目獲得三等獎。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市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抓手,按照清零、倍增、提效“三步走”思路,不斷豐富發展模式、拓寬增收路徑,以產業增效帶動集體增收、農民致富,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持續位居全省前列。
下一步,我市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以此次“賽馬”大賽為新起點,進一步創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工作思路、舉措、模式,因地制宜謀劃更多優質項目,為推動實現強村富民、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加堅實支撐。
記者 況安軒 通訊員 趙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