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篤定前行 以創新引領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在全市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記 者 任德玲 鄔 剛
況安軒 季晨辰
通訊員 葛慧榮 唐 夙
秋意漸濃,碩果累累。在這樣一個收獲的季節,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安徽考察。“要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勇于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在全市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牢記囑托,以改革篤定前行,以創新引領發展,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決心,投身到改革發展的大潮中去,不斷推動馬鞍山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敢為人先 加速賦能產業向新發展
“我市將繼續大膽探索創新,為全省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工作提供更多的馬鞍山經驗,走出一條具有馬鞍山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市工信局中小企業科副科長劉蕊表示,將迭代優化評價辦法,探索以縣區園區為主體開展區域特色評價工作,將企業數字化水平和碳效水平納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倒逼企業數字化改造,加快高能耗落后產能淘汰,以“畝均論英雄”改革推動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和“雙碳”工作落實。精準做好企業服務,在產業政策、企業培育申報、優秀企業家評選、科技創新、生態環保等領域,進一步聯動運用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分類精準施策,在更大范圍內營造“畝均論英雄”的良好輿論氛圍,形成示范效應。
“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錨定奮斗目標,蹚出自然資源改革‘新路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發利用科副科長陶萬里表示,下一步,將搶抓低效用地再開發國家級試點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省級試點的政策機遇,強化節約集約用地,構建“自然精彩”指標評價、“縱橫對接”過程管控、“圈層融合”場景集成、“點面結合”政策保障的節約集約用地體系。加強土地立體空間利用,創新“園區-單元-項目”一體化管理用地新模式,不斷強化項目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釋放改革動能。持續深化“標準地”改革,按照“事前定標準、事中作承諾、事后強監管”要求,創新實施“標準地+”土地供應模式,持續釋放改革動能,全力做好土地要素精準服務保障。
全力以赴 加快建設一流營商環境
馬鞍山市企業服務中心主任何韜表示,將牢記囑托,探索實施中小企業線上線下“雙向互動”服務工程,推進“企聲響應”行動,常態化開展“采石會客廳”系列活動,協同基層平臺聯網聯動打造“中小微企業之家”,持續推動綜合服務資源觸手可及、企業訴求全時響應。加快升級“惠企通”平臺3.0版,優化產業政策全流程服務,完善“政策找企業”功能,迭代供需大廳建設,創新掌上服務模式,實行“指尖”服務,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升級版。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為馬鞍山進一步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市委依法治市辦秘書科負責人鄭欣表示,將以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為抓手,以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為目標,深化“無證明城市”建設,開展“綜合查一次”“輕微違法行為免罰”等試點改革,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探索建立復議調解與人民調解雙線結合的調解機制,不斷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用好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推進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打造“一站式”解紛體系;深化律師、公證、司法等行業體制機制建設,不斷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不斷打造優質、高效、利民、便民的法治化環境。
厚積薄發 匯聚繁榮發展磅礴力量
“我們將持續改革創新,不斷深化產業工程師學院建設,加快培養適應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的緊缺型工程技術人才。”市人社局專技科科長張文林表示,將聚焦產業工程師學院建設,持續深化市校共建、創新合作辦學機制,加強定期調度,強化政策保障。持續深化人才共育、創新產教融合機制,加大工科院校教學課程改革力度,推動人才培養與企業實踐深度融合,聚力為企業培養“拿來即用、用得順手”人才;優化課程設置,推動課程內容與產業職業標準、生產流程、項目開發等需求精準對接;完善實踐平臺,推進校企共建實習基地,開設冠名班、定向班,訂單式培養人才。堅持職稱共評、創新人才評價機制,高標準構建人才從培養、評價到使用的閉環工作機制,持續深化探索高素質復合型工科人才培養新模式。
市財政局預算科科長張振杰說,該局將堅持“三點成線”,推進我市零基預算改革走深走實。以“零”為預算基點,打破支出慣例,當好“鐵公雞”,打好“鐵算盤”,從嚴從實從緊安排預算;以“事”為謀劃起點,堅持“先謀事再排錢”“資金跟著項目走”,充分論證項目謀劃的科學性、精準性、必要性,確保每一分資金用在刀刃上;以“效”為改革落腳點,健全以績效目標管理為核心,事前評估、事中監控、事后評價為架構的績效管理體系,“一分錢”要干“十分錢”的事,放大財政資金使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