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高”而立向“新”行
——慈湖高新區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入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傳統優勢產業煥“新”升級;聚力主導產業發展,新興產業“搶位”成長,筑牢現代化產業集聚新高地;強化創新政策引領,推進產學研深度合作,不斷厚植新質生產力創新本底……
八月的慈湖大地,萬物生機勃發,處處涌動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熱潮,放眼望去皆是熱火朝天的奮斗景象。今年以來,慈湖高新區緊緊圍繞“百億產業、千億園區”目標,全面落實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牽引性抓手,圍繞“高”和“新”持續發力,以“爭”的精神、“拼”的勁頭,全力以赴抓項目、補短板、強弱項,匯聚起磅礴的發展力量,推動園區經濟社區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貢獻慈湖力量。
逐“新”強動能,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
絞合、擠出、成纜、編織、測試……仲夏時節,走進邁特諾(馬鞍山)特種電纜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機器滿負荷運轉、工人們在生產線上爭分奪秒、叉車不時來回穿梭,一盤盤特種電纜從生產線上源源不斷送往倉庫,準備發往各地。
科技創新是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近年來,慈湖高新區不斷優化創新生態,越來越多的像邁特諾(馬鞍山)特種電纜有限公司這樣的科技型企業扎根這片創新的土壤,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共同推動高新區整體創新實力。數據顯示,今年1-6月,慈湖高新區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幅44.7%,位居全市前列。
今年以來,慈湖高新區持續強化科創資源集聚,積極對接高校院所智力資源,助力企業創建科技創新平臺。上半年,共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6個,申報省級企業研發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新建市級平臺1家,改建市級平臺6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60%。深入推進創新創業工程,積極推薦申報高技術企業44家,新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139家,科技成果登記100件,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20.94億元。持續強化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實施數字賦能工程,組織推薦1家企業申報省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2家企業申報省智能工廠,6家企業申報市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全區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達33.5%。全面加強企業梯度培育,園區新增“四上”企業17家,推薦申報省專精特新1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1家,新增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28家。全面發展壯大主導產業,圍繞“3+N”主導產業,實施強鏈升級、載體強基、數字轉型、服務領跑“四大行動”,今年1-6月,園區節能環保產業集群、通信通訊產業集群產值分別增長28.77%、15.53%。
對“外”活力足,擴大經濟發展朋友圈
走進安徽金星鈦白(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生產。在成品車間,叉車來回穿梭,將打包好的鈦白粉運進倉庫,等待出口或內銷?!敖衲?-6月,公司實現出口鈦白粉9.8萬噸,出口額約2.2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出口數量上升41%,出口金額上升47%,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已經形成,企業發展漸入佳境?!卑不战鹦氢伆卒N售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道。
作為馬鞍山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以來,慈湖高新區外貿進出口呈現出強勁增長勢頭。上半年,該區預計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76億美元,增速31%,增速排名位列全市前列。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一系列工作舉措的強勁推動。慈湖高新區持續加大對外貿企業的摸排幫扶力度,對園區63家外貿企業在手訂單、盈利情況以及有外貿潛力和招商引資新引進落戶且有外貿意向的企業進行全面摸排梳理,積極鼓勵動員企業把代理進出口轉為自營進出口。持續加強外貿培訓,組織園區外貿企業積極參加省商務廳和市商務局組織開展的各類外貿培訓,接收外貿發展新資訊、拓展新時期新背景下外貿業務新思路,鼓勵企業開拓新的國際市場。同時,依托園區企業服務平臺,深入了解企業,圍繞政策兌現、事項辦理等方面,做好企業服務,積極幫助并指導外貿企業申報省級和市級外貿促進政策資金。鼓勵外貿企業積極參加國際展會,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上半年組織企業自發參展十余場,有力促進了園區外貿進出口增長勢頭。
下一步,慈湖高新區將持續釋放產業集群競爭優勢,及時掌握園區金星鈦白、圣戈班管道、華旺新材料等重點外貿企業生產經營最新動態,幫助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最大程度為企業進出口創造有利條件,深挖外貿進出口增長潛力,為奮力完成全年外貿進出口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以“融”促發展,奮力展現擔當新作為
5月18日,由無錫諾宇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主辦,慈湖高新區、馬鞍山市投資促進中心、馬鞍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承辦的2024國際創新核藥產業論壇在馬鞍山成功舉辦,來自核醫藥界的知名專家學者、企業領袖、行業精英及投資代表等百余名大咖聚焦核醫藥領域的前沿研究,開展學術交流、分享實踐經驗、回顧精彩案例,共同探討創新核藥的未來發展,為我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集智獻策,助力馬鞍山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打造產業新高地。
慈湖高新區近年來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將生命健康產業作為園區主導產業之一,致力于打造以科創基地為平臺,依托皓元醫藥馬鞍山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優質的技術服務及輻射帶動功能,大力招引長三角區域知名醫藥研發機構及企業入駐轉移轉化,著重導入化學制藥、生物制藥、醫療器械、醫美等產業,同時充分整合省內外生物醫藥產業鏈上的優勢資源,通過建立園區“產業加速器—公共服務平臺—成果轉化中心”生物醫藥循環體系,著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生物醫藥創新集群。
作為八百里皖江最前沿,距離滬蘇浙先發地區最近的國家級高新區,慈湖高新區憑借“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先機優勢,以“長三角一體化”的戰略高度,主動融入區域協同發展中,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在思想觀念、基礎設施、招商引資、科技創新等方面,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全面融入長三角。
發展一體化,交通需先行。慈湖高新區融入和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步伐從未停止,先有S105(聯合西路—犁尖灣)改建工程竣工,再有寧馬慈湖公交樞紐場站完工,與南京之間的時間距離進一步變短。對外交通網絡也逐步完善,寧馬城際鐵路全面提速、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工程全面完工,交通一體化有效助推了慈湖高新區與長三角各城市間的產業發展,加快形成循環鏈條。
經濟發展靠產業、產業支撐靠項目、項目落地靠招商,開發園區的發展始終離不開招商引資這一主題。慈湖高新區持續聚焦“3+N”主導產業,緊盯長三角區域尤其是南京市開展招商,近年來,新引進來自長三角地區以及為南京重點企業配套的億元以上項目數占簽約項目總數超八成。
聚力“優”環境,打造近悅遠來強磁場
“真沒想到慈湖高新區和市直部門辦事效率這么高,讓我們順利拿到期待許久的不動產證,企業多年來的心愿終于達成,這更加堅定了企業扎根馬鞍山發展的信心。”8月4日,圣戈班管道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執行總監邵先德高興地說道。
圣戈班管道系統有限公司前身為原馬鞍山鑄管廠,1997年被世界500強企業法國圣戈班集團收購重組,這使得企業廠區內目前遺留了大量四五十年前的老建筑,因種種原因,造成廠區內土地、房屋等用地建設手續不完善,一直無法辦理不動產權證,“難辦證”問題成了困擾企業生產經營的難題。去年10月,在高新區一場政企懇談會上,企業提出了這一訴求。為此,慈湖高新區高度重視,主動助企破解難題,與市自規局等部門多次上門服務、共同現場辦公,幫助梳理具體問題,詳細了解企業訴求,分析制約“登記難”問題的具體原因,與企業一同研究解決路徑,清單化閉環式推動解決。針對企業廠區現狀進行逐個點位分析,綜合用地、規劃、施工、驗收等方面政策和技術要求,指導企業明確后續解決方案,結合企業實際生產需要給予指導性意見,明確相關節點和辦理時限,推動問題序時解決。經過大半年努力,今年7月22日,圣戈班管道系統有限公司最終拿到了企業廠區內55棟遺留老建筑的不動產權證,總建筑面積達43835.71平方米,企業多年來的“辦證難”問題終于得到了徹底解決。
今年以來,慈湖高新區多措并舉助企紓困解難,上半年累計落實減稅降費2.54億元,為園區200余家(次)企業兌現政策資金4.73億元;幫助企業解決政策性擔保貸款1590萬元,推動金融機構為70家企業累計授信43億元。扎實推進綜合窗口服務,推進“一站式服務”,深化“一網通辦”,全面加快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進程。今年上半年,高新區政務服務平臺辦件1917件,按期反饋率、辦結率、平均群眾滿意率均為100%。
鞍馬猶未歇,戰鼓又催征。高質量發展是一場“不歇氣”的接力賽,慈湖高新區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盯目標不動搖、攻堅克難不懈怠、團結一心不松勁,大干三季度、奪取全年勝,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奮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大成效。
文/記者 高文亮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