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由于長時間受河水浸泡,排查堤壩隱患成為當前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當涂縣烏溪鎮防汛大堤內外坡、二臺子等地隨處可見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旗子。原來,這是烏溪鎮在該縣首創的“三色旗”防汛隱患排查處置法,其中,紅色旗子代表剛發現險情還沒有處置,黃色旗子代表技術專家正在處置,綠色旗子代表已經完成處置。“三色旗”的運用,有利于及時有效排查、處置險情,讓查險有的放矢,讓防汛更加精準高效。
烏溪鎮老圩、南圩共有防洪大堤11.55千米。防汛人員在巡堤查險時,除了防汛工具,手中還拿著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旗子。大堤出現滲漏、滑坡、管涌等現象,防汛人員就會立即插上紅色旗子標記,并第一時間向技術指導組報告;15分鐘內專家前來指導處置,1小時內組織防汛應急隊伍到場處置,插上黃色旗子標記;成功處置險情后,插上綠色旗子標記。通過對險情進行分色標記,查險人員能夠迅速找到險情地點,對其進行重點觀察。
在南圩一心村防汛責任段大堤上,一處地面上插了一面綠色旗子。“之前,我們在巡堤查險時發現這里存在滲漏的安全隱患,便插上了紅色旗子,并立即上報鎮防汛技術指導組。”一心村民兵營長王富說,正在南圩駐守的技術專家立即趕往現場“會診”,將紅色旗子換下,插上黃色旗子,同時指導大家開渠填砂石。妥善處置后,該處插上了綠色旗子。“后期巡堤時,會對這里進行重點關注。”王富表示。
“三色旗”的運用,不僅讓一線防汛人員準確掌握險情的位置,還為指揮調度提供了科學的依據,讓復雜的巡堤查險工作變得有條不紊。在緊張忙碌的防汛戰場上,“三色旗”如同無聲的指令,引導防汛人員守護大堤的安全。
記者 吳黎明 通訊員 尤貴芳
[編輯:
趙文靜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