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強動力 發展促振興
我市抓牢底線任務推進鄉村振興
入夏,馬鞍山大地,新麥飄香、瓜果盈枝,廣袤鄉村風光無限。
博望區博望鎮11個行政村抱團發展,興望公司大展身手,開工廠、建項目、興產業,望泉水、望米酒、望香菜等走出深山,變成“致富源泉”。
和縣歷陽鎮興圩村集體流轉的120畝小麥開鐮收割,曾經的冬閑田,將為村集體帶來2萬元收入。
當涂縣太白鎮永寧村,干群坐在一條板凳上談問題、拿舉措,花山中心村短短幾個月時間美起來,省級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順利通過驗收。
花山區濮塘鎮雙板村的蔓棠田園農莊里,一方菜地、一方收獲,推出田園露營、農莊餐飲等項目,帶動村民就業、村集體增收。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我市聚焦守底線、增動力、促振興,持續深入為鄉村謀發展,為群眾謀幸福,步伐鏗鏘、成效日顯。
守住“穩穩的幸福”
天氣漸熱,森林防火不容松懈。一大早,博望區博望鎮紅陽村村民遲明祿就開始森林防火巡查、秸稈禁燒宣傳?!坝辛嘶罡?,生活也有勁了。”他說。
妻子患病、兒子失業,遲明祿的家庭本不富裕。而在2022年,自己身患腸癌的消息,更如晴天霹靂,讓他一度陷入絕望。
“別沮喪,我們來幫你。”村“兩委”得知消息后,一系列幫扶措施隨之而來:全家納入低保、妻子享受補助、企業結對幫扶、關注心理健康……看到遲明祿一家居住條件簡陋,村里還出資對他家的房屋進行改建。如今,遲明祿一家的居住環境變得敞亮,遲明祿病情得以穩定控制、入職公益性崗位,他的兒子也找到心儀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越過越好。
要讓農村困難群眾生活持續向好,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任重而道遠。
嚴守“四個不摘”,優化出臺有效銜接“1+62+N”配套政策體系,監測幫扶工作網織得又密又牢;“四級網格”動態監測,精準制定“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應救盡救,應幫盡幫”……近年來,我市腳步不止、持續發力,堅決守住群眾“穩穩的幸?!薄?023年,我市1.44萬戶脫貧戶和監測對象共落實各項幫扶措施12.68萬條,戶均8.78條,沒有發生一戶返貧致貧現象。
托起“振興的明天”
初夏的陽光灑向鄭蒲港新區官塘村,“喔喔喔”的叫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打掃雞舍、給雞喂食,70多歲的脫貧戶徐太金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斑@三年,村里給資金補貼、給技術支持,還幫著銷售,我的養雞事業算是做起來了,每年都能增收3萬多元?!毙焯鹫f。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2023年,深入實施“四帶一自”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實施產業項目258個;實現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務工就業12821人,就業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二;新增小額信貸2.11億元,支持有能力且有發展意愿的脫貧戶發展生產,獲貸率位居全省首位……我市堅持“四輪驅動”,聚焦產業興農、就業富農、金融惠農、幫扶強農,全市脫貧人口年人均純收入2.05萬元,同比增長18.3%,位居全省第一。
走進含山縣林頭鎮龍臺村的貝貝南瓜種植基地,一個個瓜皮墨綠、肉厚結實的貝貝南瓜掩映在藤蔓和綠葉中,茁壯成長。“目前,村民正在進行最后的人工除草,端午節前后南瓜就能采摘上市了?!贝妩h總支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李波說。
2023年,龍臺村首次試種貝貝南瓜,獲得銷售收入16萬元。今年,該村擴大種植面積,改善管理方式,近60畝南瓜豐收在望,將為村集體和村民帶來“新收入”。不止如此,漫山黃桃掛滿枝頭,罐頭廠房“蓄勢待發”……“今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預計達145萬元。”李波說。
村集體經濟強起來,百姓口袋鼓起來。去年以來,我市持續深化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培強扶優”工程,實施以“黨組織領辦、黨員帶領,促進共同富裕”為主要內容的“雙領共富”行動,成立18個鄉鎮“共富公司”,創新聯村、跨鎮、村企聯建等多種模式,大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發揮項目資產聯農帶農效益,村集體“家業”越來越厚實。其中,全市28個出列村集體經濟村均收入140.18萬元,同比增長55.82%。
記者 鄧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