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召開之后,新型工業化成為各地抓經濟、促發展的熱詞。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容,也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根本路徑。
馬鞍山作為傳統工業城市、資源型城市,堅持創新驅動、人才引領、數字賦能、綠色低碳,深化改革創新,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奮力走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路。
從過程上,推動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實施高水平技術改造,提升核心競爭力;
從結果上,培育更多的專精特新企業,尤其是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從門類上,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謀劃布局未來產業,逐步推動全市產業集群提質升級。
數實融合激活制造業新動能
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入選第八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為重型H型鋼。
如今,每一支出廠的重型H型鋼都有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數字身份,為新品種開發、產品質量提升和生產穩定提供大數據支持,實現重型H型鋼生產的深度數字化、網絡化和智慧化,并將其應用到其他H型鋼產線。
在我市,通過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制造業新動能被不斷激活。
我市引導企業大力開展智能制造線下診斷,梯度推進“機器換人—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2023年,馬鋼股份、山鷹國際兩家企業獲得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認定,實現我市零的突破;馬鋼獲國家“數字領航企業”稱號。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培育省級智能工廠18個、數字化車間72個。
在激越的數字化轉型浪潮中,為幫助更多有意愿、有需求卻缺資金、缺指導的中小企業勇敢邁出步伐,政府部門適時發揮“有形之手”的作用,有效助推企業實施技改。
我市圍繞鋼鐵、高端裝備、節能環保等十大重點行業,分行業編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會同運營商梳理標桿企業49家,精準引導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產業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
智能化是新型工業化的突出體現之一,通過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產業體系智能化轉型,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的必然選擇。
數字無言,最有力量。我市著力建設互聯網平臺,推動企業“觸網登云”。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建設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7個、省級12個、市級35個。引進一批具有行業競爭力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推動2451家工業企業“觸網登云”,建成5G基站5856個。此外,我市成功入選2023年度國家“千兆城市”,和縣經開區、博望高新區獲評省級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
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新方向
泰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設計、智能裝備、智能生產和集成優化等方面開展數字化改造,通過智能工廠改造建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產品研發周期顯著縮短,產品不良率大幅下降,實現制造資源高度集約化運作。
技術改造、科技創新,企業最有發言權。企業愿意采用滾動式的技改、遞增式的投資,正是因為這帶來了“真金白銀”和發展實效。
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離不開把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來,我市推動建立符合科技創新發展規律、高效完備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在搭載體、出政策、建機制上下功夫,推出新舉措,不斷構建如安徽工業大學大學科技園這類技術創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此外,我市建立近規企業、專精特新、智能標桿、綠色工廠、工業互聯網、“三首”產品、制造業單項冠軍等七大后備重點企業培育庫,分類指導、梯度培育。
科技創新券是我市為扶持科技型企業量身定制的一項創新之舉,有效降低了企業創新成本,激發了企業創新熱情。幾經迭代,馬鞍山科技創新券政策支持范圍由長三角擴大至全國,創新券試點經驗也入選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協同創新十佳典型實踐案例。
盡管面臨著周期長、投入大等挑戰,但創新研發賦予企業的獨特競爭優勢,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這條必由之路上勇往直前。同時,綠色低碳成為不少企業的自覺追求。
我市著力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步伐,累計培育國家級綠色園區2家、綠色工廠18家、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3家、環保裝備規范企業8家、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10家,省級綠色工廠29家。
集群發展打造先進制造業新平臺
先進制造業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發展新動能、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城市則是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
我市產業門類齊全,經濟發展迸發“進”的動能,需要找準切入口。借助良好的工業優勢,我市聚焦優中培新、有中育新、無中生有,圍繞“1+3+N”產業集群體系,牽頭開展各縣區、開發園區產業謀劃研究,出臺縣區、開發園區產業發展指導目錄,統籌做好傳統產業轉型、戰新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逐步推動全市產業集群提質升級。
我市錨定“風口”產業搶占賽道,正在搶抓安徽省堅持把汽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的機遇,以創新驅動為引領,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汽車領域聚集,聚焦市經開區汽車產業基礎優勢,發揮漢馬科技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關于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產業的研究我市也在同步進行中,這些成長性強、潛力大的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認真加以培育,未來都有望成為馬鞍山先進制造業的“最大增量”。
我市依托產業發展鏈條,瞄準國內外500強、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上市公司、行業龍頭和領軍企業,設立十大新興產業專班,實施靶向招引,清單有序推進,全力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馬集聚發展,一批體量大、帶動性強的項目相繼落地,一批世界知名企業均在馬鞍山布局。
在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過程中,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鏈主”作用,聯通企業串起產業鏈,統籌要素資源,推動產業集群優化升級。
“頭雁”引領驅動,“智造”成效已經初現。在各大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下,馬鞍山形成了以科技創新賦能發展增效的蔚然“新”風,制造業“含新量”正在不斷提升。
轉型與重整交織,突圍與趕超交融。凝眸這一幕——從低效制造到高端智造,帶來的是質量升級、產業提效;注視這一刻——發展動力加快“轉”變,讓產業結構更優、發展動能更足……城市蝶變新生,不斷上演“速度與激情”。
(記者 鄔剛 儲燦林通訊員 陸陽 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