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發展“金點子” 鄉村振興“有路子”
和縣歷陽鎮太平村向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
記者 黃瑩 通訊員 楊潔福
初夏,走進和縣歷陽鎮太平村“一村一主題”建設示范點鐘武中心村,一幅美麗鄉村建設畫卷鋪陳在眼前:柏油道路四通八達、干凈整潔,村舍房屋彩繪靈動、詩情畫意,休閑廣場設施完備、綠蔭環繞,更有魚塘養殖垂釣、兒童游樂設施、壹丁咖啡書吧、農耕文化展示等區域。環顧四周,綠意盎然,隨處即景,令人賞心悅目。
“今年‘五一’假期,周邊不少游客慕名而來,帶孩子欣賞鄉村美景,采摘草莓,非常開心!”太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小強高興地說。
“村子變得越來越漂亮了,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鐘武中心村村民王業明一邊說著,一邊向村里的農業綜合產業示范園走去。
在太平村農業綜合產業示范園“普羅旺斯”口感系列番茄種植基地,一行行立體化栽培的番茄架錯落有致,一株株番茄藤上掛滿了果實,個個長勢喜人。
“還有十天到半個月就能采摘了,這是我們依托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引進的‘普羅旺斯’口感新品種,皮薄多汁,清甜爽口,目前種植面積有12畝。”陳小強說,除了“普羅旺斯”口感西紅柿,村里還引進了“美都”品種的西瓜,種植面積共4畝,也即將孕育成熟上市,這也是繼太平村發展羊肚菌和奶油草莓種植產業后的兩項新產業。
“年齡大了也沒辦法種地,村里流轉了我家9畝田,種草莓、西紅柿,我和老伴在這打零工,加上租金,每年有一兩萬元的收入,還是很不錯的。”王業明說。
作為農業大村,太平村是歷陽鎮現代農業示范區的核心區,也是國家“一村一品”蔬菜專業示范村,辣椒種植遠近聞名,紅辣椒是這里的“土特產”,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利器”。作為村里的“領頭人”,陳小強一直思考著如何能讓村級集體經濟再壯大些,讓村民們的腰包再鼓些。近年來,他多方調研,積極謀劃,堅持“兩手抓”,在做好傳統“土特產”文章的同時,探索發展多種經營,積極發掘新興產業,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實現了多產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經營體系。從2021年的“荒地變良田”開辟30畝羊肚菌種植基地,到2022年建設25畝奶油草莓基地,再到2023年打造魚塘養殖垂釣及壹丁咖啡書吧、引進西紅柿和西瓜新品種等,太平村緊緊抓住產業這個鄉村振興的“牛鼻子”,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臺階,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有效帶動了農民就業增收。
“從單一種植向多元種植轉變,不斷擴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來源,太平村2019年還是負債村,如今已是百萬收入村了!”陳小強說,今年,村里還將進一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為村民排憂解難、增加收入,力爭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50萬元,讓人們來到太平村,可以“望得見特產,看得見碧水,記得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