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博望區生活垃圾分類指南手冊,您在家有空時看一看?!?0月12日上午,博望區春江花月園小區垃圾分類督導員陳德道,又在給小區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垃圾分類是老百姓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關系城市建設精細化的“民生大事”。作為我市垃圾分類的先行試點區,今年以來,博望區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工作,多措并舉、多點發力,引領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風尚。
垃圾分類順利進行,首先基礎設施要到位。博望區因地制宜設置了43座垃圾分類清潔屋、7個移動式收集點、29座大件垃圾及建筑垃圾堆放點,配備10輛廚余垃圾轉駁車、2輛可回收物收集車、1輛有害垃圾收集車、400只240升垃圾桶和59名工作人員。
針對個別小區面積有限,垃圾分類清潔屋無法設置的現狀,博望區引入“流動收集車輛”實現定時定點收集,車輛可容納6個240升垃圾桶,實現定時“搖鈴車”收集。
為提高居民的知曉率、參與率、分類準確率,博望區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組建垃圾分類宣傳小組,動員小區物業、業主委員會、樓棟長、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退伍軍人等加入到垃圾分類宣傳隊伍中,制定工作計劃,通過擺臺宣教、積分兌換等形式,進一步調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引領整個社會。博望區還通過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結合每月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把垃圾分類知識送進校園。
“餐廚垃圾是幾點鐘運走的?垃圾混投的現象多嗎?……”博望區園林綠化環衛管理所工作人員趙華每天都要前往各個清潔屋,詢問督導人員當天垃圾分類情況。
督導檢查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一環。博望區城管局組織2-3名工作人員,不定期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督導檢查工作,仔細檢查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宣傳欄垃圾分類宣傳情況,以及垃圾分類管理臺賬的規范記錄情況、垃圾桶內垃圾正確投放及生活垃圾清運情況等,及時發現推進過程中的新問題,采取有力措施解決,力促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
據了解,目前,博望區小區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已達80%,參與率達70%,準確率達60%,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芮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