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的詩文《望天門山》《夜泊牛渚懷古》以融合傳統元素的卷軸、馬頭墻造型分列在舞臺兩側。舞臺右側,是直立的“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標牌。縱觀整個舞臺,淡雅的青綠主打色與周圍的山水渾然一體,濃厚的中國古典意蘊和國風氛圍撲面而來……
10月11日下午,在濱江望夫山下340畝大草坪上,秋陽正好,第35屆馬鞍山李白詩歌節舞臺搭建完畢后的首場聯排在這里緊鑼密鼓地進行。贊美長江之美、城市之興的歌曲、詩歌,展現長江魅力、江南神韻的舞蹈在現場競相“綻放”,演員們用心用情演繹一座詩歌之城與長江的故事。
“請大家各就各位,準備好,我們馬上開始……”手持擴音喇叭,國藝中聯舞蹈編導程嬌在指導演員們的站位,為聯排做好準備。聯排現場,參演演員為了確保演出質量,正緊張忙碌地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程嬌的指揮下,參演演員隨令而動,擺開陣勢,從行進速度到表演點位,從動作節奏到整齊程度,反復地磨合與調整。翻開本屆詩歌節節目單,幾乎每一個節目都牽涉到演員的站位、走臺,程嬌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同樣,作為開幕式文藝演出多個節目的參與者和“主跳”,國藝中聯舞蹈演員劉雨婷的擔子也不輕。為了讓演出效果更好地呈現給廣大觀眾,接到演出任務一個月來,她一直在排練,每天排練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
“馬鞍山李白詩歌節是當地最亮麗的一張文化名片。能夠參加本屆詩歌節開幕式文藝演出,我十分激動。雖然很累,但是我們感到累并快樂著。”劉雨婷說,每位演員都很認真地排練,希望能將充滿激情、富有特色的開幕式表演呈獻給馬鞍山市民。
作為開幕式文藝演出重點節目之一,由我市精心打造并組織的非遺串燒節目《龍騰舞躍》將充分展現我市非遺文化的魅力。當涂民歌國家級傳承人陶小妹,安徽工藝美術大師、省級非遺項目“花山剪紙”傳承人張學華也來到了彩排現場一展“絕活”。
“歌聲唉越唱越響溜亮唉唉,唱得那個綠海唉唉泛金波……”熟悉的旋律響起,陶小妹帶著《唱得綠海泛金波》來到了詩歌節的舞臺。“這是我第二次參加詩歌節開幕式文藝演出,很激動,也很榮幸。我要向廣大觀眾展現原生態的當涂民歌,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當涂民歌,愛上當涂民歌。”陶小妹說。
一手捏著折疊的紅紙,一手握著一把小剪刀,紅紙翻飛中、剪刀一開一合間,一幅栩栩如生的“李白邀月”剪紙作品便躍然紙上。“接到參加詩歌節開幕式文藝演出的邀請,深感榮幸。我將在開幕式非遺串燒節目中向觀眾們展示‘花山剪紙’技藝,為大家帶來一幅‘李白邀月’的作品,希望大家喜歡。”張學華說。
在眾多演員中,一個小小的身影引人注目。她就是采秣小學四年級學生徐鈺軒。開幕式文藝演出中,徐鈺軒將和詩仙李白進行一場“古今對話”。
據了解,第35屆馬鞍山李白詩歌節開幕式文藝演出將于10月15日下午舉行。開幕式文藝演出以“長江文韻、魅力詩城”為主題,通過“水之篇”“詩之篇”“城之篇”3個篇章,充分展現我市“詩歌文化”“長江文化”的獨特魅力,敬請期待!
記者 黃瑩 胡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