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支撐和關鍵要素。加快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奮力走出新時代馬鞍山高質量發展新路,根本在人才。全市各級黨委(黨組)和組織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聚焦人才強市,大力引進培育高素質人才,認真落實人才興皖工程,推進“詩城英才”計劃和人才工作“登高”行動,深化創業城市建設,加快打造長三角重要人才高地,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城市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的競爭,關鍵是體制機制的競爭。我們要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及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搶抓機遇、贏得優勢,必須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最大限度把廣大人才的奮斗精神、創造活力激發出來。要完善人才政策,學習借鑒滬蘇浙等地區的先進經驗,每年修訂升級人才政策,加大宣傳力度,抓好落地見效。要建強人才平臺,打造省級人才強縣、人才強校、人才強院、人才強企等特色人才中心,加大與市內外高校院所的合作力度,共建高能級平臺。要優化人才生態,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常態化開展“我為人才辦實事”“進企業、訪人才、講政策、解難題”活動,面對面聽取意見,一竿子插到底,高效便捷地解決問題,形成“近悅遠來”的良好人才生態。
不拒眾流,方成江海;不拒細壤,乃筑高山。人才是區域競爭的首要因素,必須廣開進賢之路、廣聚天下英才。我們要加大人才引育,堅持開放思想,豐富引才方式,著眼“高精尖缺”、堅持需求導向,用好創新資源,精準引進急需緊缺人才。要緊扣制造業倍增、“1+3+N”戰新產業和“風口”產業發展,拓寬產業聚才、企業招才、柔性引才等渠道,開展“才聚詩城高校行”活動,充分用好校友、老鄉資源。要發揮市科創和人才發展集團作用,加強市場化引才,緊盯重大招商項目,建立緊缺人才和創新團隊的定向招引機制,實行“一事一議”“一企一策”。要大力引進培養高端人才、工程技術關鍵人才、大學生和技能人才,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深入推進企業家學院、產業學院、工程師學院特色辦學,深化產教融合。要有效提升人才供需的匹配度,精準破解人才隊伍的結構性矛盾,充分激發廣大人才創新創造活力,進一步增強人才支撐力。
當前,我市正處在高質量發展的上升期、關鍵期,呈現出厚積薄發之勢、動能強勁之勢、大有可為之勢。各級黨委(黨組)和組織部門要圍繞建設英才薈萃的人才強市,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以更高站位、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人才工作取得更好成效,為加快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馬鞍山日報社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