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您的位置: 馬鞍山新聞網 > 聚焦 > 正文

    江流千古文韻長

    2023-08-11 03:22:57 來源:皖江在線

    人類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

    從雪山走來,向東海奔去,長江浩浩湯湯6300余公里,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為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不竭的源頭活水。

    坐落長江之濱,地處吳頭楚尾,馬鞍山因江而興,更因江而美。悠久的長江文明源頭文化、獨特的長江山水文化、燦爛的長江詩歌文化、光榮的長江紅色文化、繁盛的長江工業文化,五種冠以“長江”之名的文化,在這片土地上交織、碰撞、融匯,最終升華成獨具魅力的馬鞍山文化。

    江水流觴,時光銘刻。如何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延續歷史文脈?馬鞍山正在作答。

    長江文化源遠流長

    馬鞍山地名的由來,傳說和一只馬鞍有關。

    相傳楚漢戰爭時期,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后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

    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在我市現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馬鞍山山名記載的是明代《太平府志·輿地志》:“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舊有神祠,赤烏二年所建。”

    不論是烏江,還是慈湖港口,都在長江邊。

    長江自宿松縣匯口鎮進入安徽境內后,至和縣烏江鎮附近流入江蘇省境內,全長416公里,素有八百里皖江之稱。慈湖港口與烏江鎮幾乎是隔江相對。

    在長江馬鞍山段,分布著眾多歷史文化遺存。在這里,水脈與文脈交融,深深融入城市血脈。

    追溯人類起源,開啟文明曙光。

    沿著一條蜿蜒的磚砌小路,來到和縣陶店村汪家山北坡龍潭洞“和縣猿人”遺址。盛夏時節,草木蔥蘢,遺址靜靜地“躺臥”在汪家山的腹地。50年前,在陶店村汪家山北坡,出土了保存完好的猿人頭蓋骨化石,揭開了“和縣猿人”的神秘面紗。

    再把目光投向與和縣相鄰的凌家灘。在這里能看到5000年前先人建設家園的遺址;這里出土的文物是北京冬奧會獎牌設計的原型;這里是長江中下游——巢湖流域迄今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中心聚落遺址。凌家灘遺址也因此先后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入圍“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候選名錄。

    大江東去,奔流浩蕩。山川清秀,人杰地靈。橫跨長江兩岸的馬鞍山,境內山水縱橫、峰奇嶺秀、溪清魚肥,是歷史上文人墨客偏愛的山水之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1200多年前,詩人李白雄心萬丈,仗劍去國,出三峽,浮江漢,游吳越。當他剛剛踏入馬鞍山這片奇麗的山水之境,只輕輕一首《望天門山》,便登上了盛唐詩國的時代舞臺。

    除李白之外,周興嗣的《千字文》、劉禹錫的《陋室銘》、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李之儀的《卜算子》等千古名篇均著于此,還有白居易、杜牧、曾鞏等 600 多位詩人棲居于這片詩靈之地,留下了千余首膾炙人口的詩文。

    接著把目光拉到近代,硝煙彌漫,侵略者的鐵蹄無情踐踏中華大地。一江兩岸的抗日根據地燃起抗敵烽火,西梁山打響“渡江戰役第一槍”……這些構成了這座城市永恒的紅色記憶。

    時光流轉,江水不息。新中國成立后,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馬鞍山的長江工業文化孕育而生。中國第一只火車輪箍、第一套高速線材、第一根H型鋼在這里走下生產線,中國鋼鐵第一股在這里開創,挺起中國鋼鐵的脊梁。最近,隨著安徽省首部工業題材話劇《爐火照天地》的巡演,也讓更多人知道,是馬鋼一舉打破高鐵車輪被國外壟斷局面,為高鐵穿上“中國跑鞋”。

    保護傳承長江文脈

    夜幕降臨,燈火璀璨,長江不夜城流光溢彩,天南海北的游客川流不息。

    “長江不夜城是馬鞍山打造的文旅標桿項目。”長江采石磯文化生態旅游區副總經理葉連朋說,“以長江文化充實長江旅游、以長江旅游彰顯長江文化,人們將在旅游中不斷理解母親河、親厚母親河。”

    保護、傳承長江文脈,長江不夜城僅僅是馬鞍山長江文化大片中的一幀。

    一脈千古成江河,長江是空間性也是時間性的存在。跨越時空,今天的馬鞍山正對長江文化進行創造性的“再生產”,充分運用新技術、新媒介、新語態,推進文旅深融,讓長江文化可見、可感、可親。

    我市先后投入近 8 億元,對凌家灘遺址、太白樓、朱然墓等重點文物進行日常管理和保護性修繕,延續城市歷史文脈。通過市博物館、劉禹錫紀念館、林散之藝術館等博物館,每年舉辦主題展覽150余場,系統展示長江文明和地域文化。

    圍繞長江大保護和文化遺產等主題,我市創排了兒童劇《小江豚歸來》、話劇《爐火照天地》、現代舞劇《李白》等10余部文藝精品,講好長江文化承載的“馬鞍山故事”。

    推動長江文化與品牌活動有機結合,我市連續舉辦34屆李白詩歌節、15屆李白戶外旅游節等獨具特色的節慶活動,擴大對外影響力。

    說到長江文化的保護,凌家灘遺址的保護不得不提。

    安徽省委、省政府制定實施了《安徽省凌家灘遺址保護條例》,明確推進凌家灘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我市著力加強凌家灘遺址的考古發掘、研究闡釋、展覽展示和管理保護,成立保護管理專門機構,實施遺址區村民搬遷工程,舉辦中國凌家灘文化論壇,更好地發掘長江文化的真實印記,深入闡釋長江文化價值。

    今年5月,第二屆中國凌家灘文化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00余名專家學者與相關部門負責人濟濟一堂,為凌家灘遺址的發掘研究以及后續保護利用建言獻策。

    “凌家灘遺址有可能成為中國五千多年文明的實證,將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年代再向前提早300年至500年。”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表示,凌家灘遺址與良渚遺址之間若干相似因素的存在表明,前者是后者的源頭之一。凌家灘遺址的考古新發現對長江下游地區文明化進程的研究提供了關鍵時期的關鍵材料。

    長江文化未來可期

    “以前想一睹長江風光特別難,真是‘臨江不見江、臨水不親水’。”家住薛家洼附近的66歲市民王宗富親眼見證了薛家洼的蝶變,頗有感觸,“現在的薛家洼水清岸綠,處處是景。”

    在薛家洼,每一處花壇小景、觀景平臺的背后,都是政府部門下的“繡花功夫”。

    清退長江岸線10公里、灘地1000多畝,拆除長江干支流非法碼頭153家、船舶修造企業34家,整治散亂污企業708家,整改提升各類企業156家……一項項整改舉措重拳出擊,縈繞馬鞍山人心頭的生態“痛點”,終變環境“亮點”。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長江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提出全面推進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加強長江文物保護管理,推動長江文物活化利用,提高長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傳承好中華文化基因,守護好中華歷史文脈。  

    作為一座擁江發展的城市,馬鞍山擁有的長江歷史文化資源多,生態景觀佳,人文薈萃,品質高端,不少資源具有獨特性、稀缺性甚至唯一性,這些都為賡續弘揚長江文化奠定了基礎。

    7月31日,市委十屆四次全會召開,擘畫了建設“七個強市”的藍圖,其中一個“強市”就是獨具魅力的文化強市。我市將堅持守正創新,在推進文化傳承發展上一馬當先,做好高質量文化供給,加強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大力發展旅游業,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

    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緊抓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歷史機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屆四次全會精神,通過開展長江文化保護傳承、研發挖掘、文化傳播三大工程建設,合理策劃長江文化和旅游整體布局,加快打造長江文旅拳頭產品,建設長江“最美文化廊道”,充分打好“長江牌”,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馬鞍山正在生動作答這一時代課題。

    記者 王永霞

    [編輯: 吳曲波 審核:戎小平 審簽:王小明 ]
    分享到:
    08/10 韓俊在淮南市調研時強調
    08/10 袁方調研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工作
    08/11 傳承“鋼鐵精神” 追尋“工業之光”
    江流浩蕩,奔競不息。長江之濱,古老的江東大地,矗立著素有冶金業“江南一枝花”美譽的鋼鐵工業基地——寶武馬鋼,崛起了一座依江而建、極具資源稟賦的工業之城——馬鞍山,孕育出繁盛耀眼的長江工業文化。 [詳細]
    08/11 感受長江文脈 共賞“千里畫卷”
    8月10日晚,來自全國各地長江文化研究界的專家學者齊聚馬鞍山長江不夜城,一同參觀街區千里長江畫卷、舞臺表演等,共同感受“穿越時空”下的長江文化魅力。 [詳細]
    08/10 開放聯動 匯聚發展動能
    8月9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馬鞍山市“奮力打造長三角‘白菜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邀請市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研究服務中心主任蘇麗麗,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袁敏,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翟宏偉,圍繞“聚焦開放聯動高水平,打造活力足的‘白菜心’”進行專題發布。 [詳細]
    08/10 2023馬鞍山首屆長江文化論壇期待值拉滿
    2023馬鞍山首屆長江文化論壇即將舉行。對于這場共話“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文化交流盛會,我市社會各界尤其是文化工作者和傳統文化愛好者們充滿了期待。 [詳細]
    08/10 大江奔騰尋榮光
    依江而生的馬鞍山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富含紅色基因:1927年,中共和縣支部成立,馬鞍山第一個黨支部誕生,開始播撒革命種子;渡江戰役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西梁山打響了“渡江戰役第一槍”…… [詳細]
    相關新聞
    回到首頁
    99ri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综合给合狠狠狠,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凹凸|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巨鞭大战欧美肥妇| 欧美一级免费看|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亚洲a在线播放| 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日本性视频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纯肉高H啪动漫|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国产农村妇女一级毛片视频片|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护士撩起裙子让你桶的视频| 午夜dj在线观看神马电影中文| √天堂中文官网8在线|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国内国产真实露脸对白|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免费观看黄色的网站| 日本漂亮人妖megumi| 噜噜噜噜噜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隔壁老王影院| 青青操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 免费看三级电影| 91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7|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大学生男男澡堂69gaysex|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图片| 国产大学生一级毛片绿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