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鄭蒲港碼頭,一艘裝載了32個集裝箱的長江內支線駁船從碼頭緩緩駛入江心,啟航發往國外。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中亞國家烏茲別克斯坦,由十七冶集團承建的塔什干海螺5000t/d水泥項目進入全面施工階段,挖土機、翻斗車來回穿梭。
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場景,卻詮釋著同一個主題:馬鞍山正敞開大門,擁抱世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馬鞍山制造”遠銷五湖四海
在安徽哈科數控機床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調試一批多軸數控折彎機,調試合格后,將發往國外。
“今年以來,生產沒停過,發貨也沒停過,幾乎天天往外發貨。”該公司財務總監、副總經理孫禮權說,今年以來,公司外貿進出口明顯增長。
今年以來每天都在發貨的還有位于馬鞍山綜保區的飛遠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高峰期一天進出上百車次 。”該公司總經理邢梁介紹說。飛遠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進出馬鞍山綜保區的產品主要為白色家電、火車輪轂等。
據馬鞍山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市出口空調貨值7.3億元,同比增長1486.3%。
走出去,天地闊。今年以來,我市加快“走出去”步伐,無論是年初馬鞍山市經貿代表團參加省商務廳開展的“徽動全球·萬企出海”日韓行活動,還是外貿企業負責人馬不停蹄全球參展、拜訪客戶,目的就是一個——穩訂單、拓市場。
今年上半年,我市進出口總值213.3億元,進出口總值位居全省第四,比去年同期增長1.4%。其中,6月份,進出口總值41.5億元,增長1.2%。
數字的背后,是我市堅定不移提升外貿能級的決心。2022年,我市成功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成為繼口岸開放、綜保區、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后,我市第4個國家級開放平臺。馬鞍山聯動創新區全年共梳理形成14條制度創新案例舉措,其中,3項制度創新案例入選省復制推廣改革試點經驗,總數位居全省前列。和縣經開區成功獲批建設安徽中丹(和縣)國際合作通用設備產業園,成為全省2022年唯一成功獲批建設的國際合作產業園。
“馬鞍山項目”花開“一帶一路”
在海外建一座水泥廠需要多久?十七冶人最清楚。
在十七冶承建的塔什干海螺5000t/d水泥項目現場,500多名中方、外方工人正進行施工作業。塔什干海螺5000t/d水泥項目于2021年11月開工,計劃今年年底竣工。“目前處于大干階段,已完成了原料調配圓庫和1、2、3號水泥庫澆筑等工作,將繼續按序時進度施工。”十七冶海外事業管理部部長夏顯勝介紹說。
作為我市“走出去”骨干企業,近年來,十七冶深耕“一帶一路”市場,承建的項目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遍地開花。在科威特,由十七冶承建的“6.5環道路”項目進入收尾階段,工人們正在安裝路燈、電纜設施,預計兩個月內就能全面完工。該項目總建設長度18.5公里,合同價約22億元。
走出去,承擔海外工程項目建設,馬鞍山“火力全開”。市商務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4301.64萬美元,同比增長11.8%;新簽合同額1121.45萬美元,同比增長64.7%。勞務輸出764人(其中,對外承包工程外派人數681人,對外勞務合作外派人數83人)。實現直接對外投資1085.5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實現零的突破。
從項目分布來看,我市對外承包工程項目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斯坦、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項目種類主要是工業建設和電力工程建設兩大領域。
今年上半年,我市外經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3612.46萬美元,占全市完成營業額的84%;新簽合同額1049.5萬美元,占全市比重為93.6%;勞務輸出529人,占全市對外勞務輸出人數的69.2%。
文圖/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葛秋原 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