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記者從市安委辦獲悉,為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地方黨政領導責任,堅決遏制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我市啟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
連日來,我市相關部門緊盯重點場所單位和行業領域,突出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建筑施工、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兼顧新業態新領域,聚焦可能導致群死群傷的設施設備故障、非法違規行為、安全管理缺陷等重大事故隱患,全面排查整治,堅決防止“死角”和“盲點”。截至目前,全市共抽查檢查企業3015家次,發現一般隱患4315處,整改完成3812處;發現重大隱患34處,整改完成17處。所有隱患問題均已落實整改措施、時限、責任人、責任單位,督促限期整改銷號;重大隱患均按要求錄入專項行動信息系統,建立重大事故隱患數據庫。
據悉,此次專項整治將持續至年底,共分為動員部署、企業自查和部門幫扶、精準執法、總結提高四個階段,主要圍繞突出企業主要責任人第一責任帶動全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落實、狠抓監管部門精準嚴格執法、壓緊壓實黨委政府屬地責任等三個方面內容開展。檢查期間,企業還將認真開展自查自改,建立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臺賬,并按規定報告各級、各有關部門組建專家庫;各地區將加大重點鄉鎮、重點企業幫扶力度,動員各方專業力量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完成黨政干部和安全執法隊伍專題培訓。同時,整治期間還將統籌組織開展好“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詩城行”活動。
此外,專項整治明確了對企業的處罰標準,以及對監管部門的問責問效標準。其中,對企業自查查出的重大事故隱患,已按規定報告并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依法不予行政處罰。對排查整治不力導致重大事故隱患依然存在或發生事故的,要依法對企業和企業主要負責人實行“一案雙罰”,重大事故隱患長期存在并多次受到處罰的,依法提請地方人民政府予以關閉并落實企業主要負責人行業禁入規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我市建立了安全監管執法責任倒查機制,嚴格執行“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對明明有問題卻查不出或查出后跟蹤整改不到位導致發生事故的,嚴肅追責問責,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記者 高瑩 通訊員 何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