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報駐安徽記者 孔令暉
安徽省馬鞍山市被譽為“詩城”。2022年,當地統籌規劃,建成66個“15分鐘閱讀圈”城市閱讀空間, 66個閱讀空間共開展各類閱讀活動約800場,累計服務120多萬人次。2023年,當地擬新建25個閱讀空間。
在馬鞍山市“創客+”文創園內,麥書閣悅書房成為當地“網紅書店”。推門而入,滿墻整柜的書籍映入眼簾,書香撲鼻,店內音樂舒緩,氣氛靜謐。市民李柱勇每周都會帶女兒前來閱讀:“這里藏書豐富,環境優美,孩子一待就是一整天,從家里過來也不要15分鐘。”
這座店面720平方米、藏書3.5萬余冊的書店,是馬鞍山采用嵌入式“城市悅書房+園區”建設方式,重點打造的閱讀空間之一。“突出嵌入式建設,是著力提升閱讀便民度的重要舉措。”馬鞍山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當地在建設閱讀空間的過程中,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統一標準、分級負責,公益普惠、覆蓋全市”原則,綜合考慮人口、交通、設施、環境等因素,經過實地勘察評估和綜合評判,合力建設。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當地推進“城市悅書房+社區”“城市悅書房+公園”“城市悅書房+景區”“城市悅書房+商圈”“城市悅書房+園區”等“城市悅書房+N”嵌入式建設模式,打造成集圖書借閱、文化活動、城市展示、休閑體驗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文旅融合型綜合性城市休閑空間。如含山縣的“創夢空間”悅書房、新華悅書房;和縣的明天城市廣場書房、動靜書房;當涂縣護城河悅書房、南營悅書房等。
“這種模式大大加快了閱讀空間的建設速度,保證了建設質量。”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城市閱讀空間快速構建起“15分鐘閱讀圈”,方便群眾就近閱讀。
馬鞍山市當涂縣護城河悅書房運營一年多來,已經成為當地市民閱讀休閑的好去處。護城河悅書房面積約280平方米,功能齊全,內設50余個閱覽座席,分布了綜合借閱區、閱讀服務大廳、少兒閱讀體驗區等空間,館藏書刊品種豐富,是一個以閱讀為核心,集閱讀體驗、文化休閑、創意展示于一體的城市文化休閑空間。
當地市民王浩告訴記者:“護城河悅書房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氣質,看書休閑都可以,每周大家都來打卡,周末還可以組織公司來此聚會。”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突出特色化服務,滿足不同功能需求,著力提升群眾滿意度,成為閱讀空間在運營層面的第一要求。”
按照運營要求,馬鞍山市城市閱讀空間分設借閱區、閱讀區、少兒體驗區,充分融合書籍閱覽、咖啡品茗、商務休閑等多項服務,開展了“你選書、我買單”、圖書預約配送和親子閱讀、公益講座、閱讀推廣等主題活動。未來還將增加文創產品展示銷售、輕食餐飲等其他特色服務,進一步提升群眾滿意度。
當地還重點突出高頻次活動,著力提升群眾知曉度。通過舉辦各類閱讀推廣活動吸納人氣,為城市閱讀空間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策劃開展了“閱讀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百場閱讀推廣下基層活動”等活動800余場,充分發揮“15分鐘閱讀圈”的思想文化陣地作用。
“‘15分鐘閱讀圈’是一項社會公益普惠事業,主要依靠政府的財政投入,尤其是后期運營經費保障,事關可持續發展,是關鍵的關鍵。”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建議當地市、縣區兩級財政將城市悅書房運營納入統一管理,在有力財政保障下,將“15分鐘閱讀圈”建成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
一手加大投入,一手突出示范引領。馬鞍山市相關部門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在市主城區建設多個高品質、有文化特色的城市閱讀空間,比如在雨山湖建立集閱讀休閑、藝術欣賞、文化展覽等功能于一體的體驗空間,在朱然文化公園附近打造具有三國文化特色的閱讀空間,在慈湖河體育公園建設運動休閑閱讀體驗空間,在采石古鎮建設李白文化主題閱讀空間,打造幾個符合馬鞍山城市氣質的文化地標。同時支持其他縣區、開發園區打造更多示范點。
而在督查考核方面,也將持續加強。據了解,市主管部門每年制定“15分鐘閱讀圈”年度建設計劃,細化分解任務,建立定期調度機制,加強督查和跟蹤問效。將“15分鐘閱讀圈”建設納入意識形態巡視(巡查)督查事項,納入各縣(市)區、開發區精神文明創建內容。每年對城市閱讀空間管理運營進行績效考評,兌現政策獎勵。
(載5月11日《中國文化報》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