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家閨女什么時候辦喜事,日子可定了?”“我們現在提倡紅事簡辦,到時候家里人聚聚就好,可不能鋪張浪費、大操大辦喲。”11月20日一大早,雨山區佳山鄉三聯村網格員、黨員志愿者潘艷就和幾位志愿者一起走村入戶,深入宣傳移風易俗政策。
這樣的工作對于潘艷已成為常態,每周她和村里的志愿者都要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進行兩次“敲門行動”,入戶宣傳移風易俗。“一方面,第一時間了解村情民意、入戶摸排情況;另一方面,對重點人員進行點對點宣傳,破除陳規陋習。”潘艷說。
“敲門行動”入戶宣傳移風易俗的背后,是三聯村堅持以人為本、為民服務,把移風易俗作為文明創建重要工作的堅定信念。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近年來,三聯村圍繞“提高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多措并舉扎實開展移風易俗各項工作,形成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環境整潔、健康文明的社會意識和濃厚氛圍。
此前,三聯村召集村“兩委”干部、部分黨員、村民代表召開會議,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專門研究如何做好村內婚喪事簡辦等事項,并在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村規民約,統一全村紅白事辦事標準,消除了互相攀比的現象。
與此同時,該村嚴格執行黨員、干部操辦婚喪事宜提前報備制度,嚴格落實《操辦婚喪禮俗事宜報告表》《文明操辦婚喪禮俗事宜承諾書》,禁止“事前預請、事后續請”或分批宴請等方式變相大操大辦紅白喜事,推動重點人群示范帶頭作用,以好的黨風、政風引領農村文明新風。
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是時代精神的代表,更是凝聚人心的力量。該村通過召開道德評議會,利用群眾身邊的典型事跡教育群眾、感召群眾,不斷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為深化文明村鎮建設提供持續動力。道德評議會還呼吁群眾從個人做起、從現在做起,抵制陳規陋習和封建迷信,爭做文明新風的積極倡導者和自覺實踐者,共同建設文明家園,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健康發展。
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深化移風易俗。為此,該村推出了道德積分超市,讓村民可以通過志愿積分兌換禮品,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與此同時,三聯村還建設了一定規模、數量的文化墻和宣傳欄,充分利用宣傳欄、路名牌、應急廣播、“大喇叭”、LED屏等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宣傳,讓移風易俗更接地氣,讓文明新風更聚人心。
下一步,三聯村還將繼續創新形式,抓好移風易俗工作,持續加大宣傳,讓移風易俗新風吹進群眾心坎里。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