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記者 吳江海
整潔平展的旅游公路,層林盡染的醉人景致,依山傍水的農家院落,富有時代氣息的紅色標語和墻繪……近段時間,黃山市徽州區的革命老區小練村,迎來了一撥又一撥體驗紅色情景和鄉村美景的游客。
“感謝徽州區婦聯和江紫霞主席,多次上門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指導我們打造和提升‘徽姑娘’農家樂品牌。現在農家樂年收入從3萬元提高到了20多萬元?!笨粗庠絹碓郊t火,小練“紅軍食堂”負責人吳冬梅高興地說。
吳冬梅口中的“江紫霞”,是徽州區婦聯主席。她參加工作27年,雖多次變動崗位,但一大半時間都待在農村。江紫霞說:“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對鄉親們的急難愁盼感同身受,總想盡己所能,為大家多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
1995年,江紫霞從師范學校畢業后,放棄了在城市工作的機會,選擇回到偏僻的家鄉,在當地富溪小學任教。她看到年輕人為了生計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無人照顧,內心很不是滋味。2002年上半年,她主動與徽州區委組織部聯系,表達了掛職當“村官”的意愿。
那年暑假,江紫霞受同學之邀到歙縣一家民辦學校應聘,沒想到順利過關,對方開出的工資比她當時的收入高出好幾倍。而恰在此時,區委組織部選派掛職的通知也到了。
江紫霞坦言,當時猶豫了好幾天,但最后還是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她成了徽州區教師隊伍中第一位掛職村干部。
上任當天,江紫霞遭遇的第一個難題便是村中坑坑洼洼的道路。作為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她干的第一件事便是修路。
江紫霞帶著村干部到處“化緣”,湊齊了3萬元材料款,然后發動全村男女老少投工投勞。整整一個多月,她和村民硬是靠著鐵鍬和畚箕,澆筑拓寬了村中兩條2000多米的板車路。
新田村是黃山毛峰的核心原產地。路修好了,接下來就是如何讓村民增收致富。江紫霞主動上門與謝裕大茶葉公司聯系,爭取該公司在村里設立茶葉收購點,不僅讓村民免去了以往賣茶來回奔波之苦,茶葉收購價也逐年提高。
掛職3年,江紫霞的汗水沒有白流。新田的村容村貌變了,村民的增收路子寬了,村集體收入增加了。提起當年這位“女娃娃書記”,村民們豎起了大拇指。
2019年,時任徽州區婦聯副主席的江紫霞又主動請纓,掛職全區規模最大、貧困人口最多的潛口鎮潛口村,擔任村黨委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她說:“為鄉親們多干點事,心里踏實?!?/p>
到村后,她遍訪全村10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老黨員,“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實施幫扶項目4個,開展消費扶貧、銷售額20萬余元,先后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385個。同時,盤活村級集體資產,開展技能培訓,建設生態停車場,帶領群眾發展鄉村旅游服務業,規范打造10多家“五統一”的“徽姑娘”農家樂。
到2020年底,潛口村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42萬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09萬元,獲評全國文明村鎮。
2020年1月,還在掛職的江紫霞當選區婦聯主席,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她白天忙村里的事,晚上忙單位的事,基本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周末和節假日。
2021年掛職期滿后,江紫霞回到徽州區婦聯工作,她用心用情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全心全意扶持婦女同胞創業就業。目前,該區僅“徽姑娘”農家樂就發展到70多家,吸納350多名婦女就業,農家樂經營戶戶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
今年3月,江紫霞得知羅田村5名婦女種植的草莓受天氣和疫情等影響出現滯銷,有1萬余公斤草莓賣不出去。她第一時間聯系市級農產品銷售平臺,為這些草莓找銷路,并發動巾幗志愿者幫忙采摘、送貨。
“心中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倍嗄陙恚瑹o論在什么崗位,江紫霞始終無怨無悔、初心不改,用實干擔當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為民情懷。
(載11月10日《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