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身在當涂縣城的湖陽鎮均慶河蟹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文杰打開手機,再點開智慧漁業軟件,就能看到遠在百里外的蟹塘里的實時水溫、溶解氧和酸堿度。這是我市首套智慧漁業管理系統,于日前建成運行,從此,該合作社6000畝蟹塘全面進入智慧化養殖新階段。
作為全市水產養殖領域上線的首套智慧管理系統,這套系統通過運用物聯網、5G等新技術,24小時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并將參數實時傳輸至監測中心和技術人員的手機。改變了傳統河蟹養殖科技化水平低、生產粗放的模式,實現養殖環境自動調控、病害智能監測,從而達到增產增效的目標。
“以前水體缺氧,憑肉眼不能及時發現,只有出現螃蟹死亡后,才采取補救措施。”合作社蟹農祖春牛高興地說,智慧漁業管理系統建成后,只要打開手機上的小程序,就能發現水里缺不缺氧,當溶解氧含量低于設定濃度時,在手機上點一下,就能打開富氧機,當溶解氧含量增加到一定濃度時,再點一下,就能關閉富氧機。
“智慧管理系統的優點還有省電省錢、省工省力、安全可靠、增加生產和收入。”合作社技術員陶慧蓮說,這套系統可有效提高水產養殖產量,極大地降低病害,實現增產增收。系統全面投入使用后,初步估算可以降低人力成本25%,螃蟹產量有望增產15%。
合作社負責人徐文杰表示,除了智慧管理系統,合作社還新購置了投餌無人機,為養殖戶開展社會化投餌服務,實現雙贏目標。
記者 吳黎明
[編輯:
邵國權 審核:王小明 審簽:秦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