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餐前,服務員會提醒顧客按需點餐;飯后,顧客會把沒吃完的菜主動打包帶走;餐廳把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作為服務標準……近年來,我市積極宣傳文明餐桌行動,倡導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健康用餐,廣大餐飲企業、市民積極參與,文明新風尚蔚然成風。
將“光盤”進行到底
8月3日晚上,在春盛漁府一間包廂,一桌客人剛剛就餐結束,基本實現了光盤。“10個人點了9個熱菜、一個湯,剛剛好。”服務人員告訴記者,就餐前,她就提醒顧客按需點餐,不夠吃中間可以再加。在該飯店另一個包廂,坐了5個人,點了5菜1湯,就餐結束,桌上也只剩下空盤子。
“我們一直提倡‘光盤行動’,在大堂、包廂里張貼‘文明用餐、節約糧食’的標語,提醒顧客不要浪費,同時要求服務員提醒顧客按需點餐。”春盛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標準安全部經理宋照兵介紹,針對吃飯人數少、點多了容易浪費的情況,春盛特地推出半份菜,菜的分量是標準分量的三分之二,價格是原菜品價格的60%,顧客少花錢,既能吃到更多種類的菜肴,又不會浪費。
8月4日中午,在雨山湖飯店西餐廳,記者看到,燒烤臺、刺身臺前圍了不少食客,服務人員會適時提醒顧客吃多少、拿多少。在香煎小黃魚臺前,為了避免浪費,服務人員建議每位顧客每次拿一條,吃完可以再取。
消費者按需點餐,但難免有吃不完的時候。在馬鞍山,“打包”成為餐后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字。
在萬達廣場一家餐飲店,和家人用餐完畢后,程先生向服務員要了一個打包盒,準備將菜打包。“雖然剩得不多,但也不能浪費,帶回去晚上熱熱還可以再吃。”程先生說道。
記者走訪了解到,多數食客都會將沒吃完的飯菜打包帶走。宋照兵介紹,飯店為每桌顧客免費提供2個打包盒,鼓勵顧客把沒吃完的菜打包,如今,很多顧客都會主動要求打包。
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需要多措并舉、形成合力。市商務局、市教育局、市文明辦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實施方案》,對各部門、各單位職責和任務進行細化分解。餐飲行業是制止舌尖浪費的重點,為有力制止限上餐飲企業餐飲浪費行為,市商務局還將餐飲企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作為推薦參加“綠色飯店”“鉆級酒家”“星級飯店”創建評選的必要條件。
公筷公勺漸成餐桌標配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公筷公勺逐漸成為餐桌上的標配。
8月4日傍晚6時許,位于創客+文創園的一家飯店迎來了一波用餐高峰。記者看到,包廂內每張餐位前都整齊擺放著顏色各異的兩雙筷子。“餐廳現在把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作為服務標準,我們同時要求員工禮貌勸導每一位進店用餐的顧客使用公筷公勺。”飯店負責人介紹道。
“公筷公勺干凈衛生,使用公筷公勺是個好習慣。”正在用餐的顧女士說,過去,使用公筷會擔心別人說“矯情”,現在,使用公筷公勺成為文明用餐新風尚,家庭聚餐時也會為大家提供公筷。
為了倡導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健康用餐理念,近年來,我市一直在倡議各餐飲服務單位,主動提供公筷公勺,引導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做到根據用餐人數、菜品數量配備相應的公筷公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在有條件的餐廳為客人提供分餐分食制;鼓勵在機關事業單位食堂就餐人員自帶餐具,食堂加強公筷公勺等餐具的消毒管理工作,切實守護市民健康。
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