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國家級重點‘小巨人’,為企業未來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上榜第三批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讓馬鞍山市海天重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愛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近年來,我市加大培育力度,不斷推動企業上規升級,鼓勵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今年以來,我市新發展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9戶,4戶企業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截至目前,我市8戶企業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已獲國家獎補資金808萬元;13戶企業被工信部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戶企業被認定為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197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在“培”上下功夫——
設立“培育庫”,構建培育體系
“真的太謝謝你們了!最近我們企業正想了解‘小升規’以及研發投入獎勵方面的政策問題,你們的介紹正好幫了我大忙?!苯?,聽了市經信局負責人宣傳介紹的“小升規”相關福利政策,安徽摩控科技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感謝道。
“前期我們對轄區內所有中小企業進行排查摸底,確定一批有沖勁、有干勁,立志沖規的企業,最近幾天對名單上的企業挨個拜訪,送去紅利政策,鼓勵他們‘小升規’。”市經信局負責人表示。
對小微企業而言,上規意味著“蝶變”。要申請專精特新企業,必須先成為規上企業。如何選擇支持對象,我市摸排擬入規企業,建立規上企業培育庫,按月調度企業營收數據,指導縣區有針對性地開展規上培育工作。
市、縣(區、園區)各安排一名經信工作人員和一名統計工作人員專門負責規上培育,經信工作人員負責為企業上規提供各項服務、解決各種難題,統計工作人員則負責指導企業進行申報。市經信局按月從稅務部門調取營收接近入規標準的規下企業(以下簡稱近規企業)名單并及時反饋至各縣(區、園區),縣(區、園區)“一企一策”為企業提供服務。部門聯動,市縣一體,共同做好規上培育工作。
一項項重實效的舉措扎實推進,讓一大批小微企業成功跨“坎”。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49戶,凈增95戶,現有規上工業企業1296戶。
在“扶”上花氣力——
加強頂層設計,注重科學引導
馬鞍山杰生半導體有限公司2020年首次入規,2021年獲得第一批獎補資金3萬元,今年擬兌現第二批獎補資金7萬元,連續兩年保持規上就可以拿到10萬元資金獎補。
我市以制造業三年倍增為抓手,加大小微初創企業扶持力度,自今年始,又加大獎補力度,對首次新增為規上工業企業的由原來的10萬元獎勵提升至20萬元,預計2022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80戶以上,2022年預計為258戶小微企業兌現獎補上規模資金1190萬元。
積極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我市修訂《馬鞍山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評選管理辦法》,明確專精特新發展方向,大力開展市專精特新認定工作,對獲得市專精特新稱號的企業試行“免申即享”,省去企業申報流程,直接獎補。同時,我市發布《關于印發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具體事項的通知》,詳細列舉34項內容,從財稅、融資、人才、市場等方面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此外,我市積極落實安徽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貸款擔保費補貼政策,鼓勵擔保機構積極為省專精特新企業提供信用擔保。
在“創”上做文章——
注重精準服務,厚植發展沃土
“小創新也能作出大貢獻?!眹壹墝>匦隆靶【奕恕逼髽I安徽科達機電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在企業內部,無論是一線員工,還是管理層,專技術、求創新的發展理念根深蒂固,給企業發展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活力。
創新是“專精特新”的靈魂,是其最鮮明的特色。鼓勵“專精特新”,實質是鼓勵創新。我市積極引導企業堅持創新發展,做精專業技能,突出“精而強”,使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在這里得到無限廣闊的上升空間和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近年來,我市依托創業基地便利提供優質創業服務。通過對國家級、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的榮譽評定和資金獎補,引導基地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擴大服務種類、創新服務方式。同時,我市積極組織企業和創客參加“創客中國”安徽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通過賽事展現創業想法、籌集創業資金、召集創業伙伴,營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
市經信局負責人介紹,我市將繼續摸排“近規”企業名錄,結合“七未”項目,倒排企業上規模銷售收入增長日程表,按月調度,引導動員“近規”企業加大生產,發掘市場潛力,增強企業競爭力,積極培育企業上規模;加強對新投產企業和成長性企業的指導,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引導企業加大對技改項目的投資力度,為專精特新形成“蓄力池”。
記者 鄔剛 通訊員 孟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