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花山區工業經濟運行態勢較好,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家,已完成全年任務,預計本月將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家。”7月18日,花山區經信局副局長沈杰告訴記者,這些成績的取得與該區持之以恒把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擺在首位是分不開的。
如何蹚出制造業轉型發展新路子?面對“制造業三年倍增”背景下制造業發展的新課題,花山區以項目強基、企業培育、產業賦能為抓手,強化用地等關鍵要素保障,通過存量提升與增量優化,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強”且“智”
循環經濟跑出項目加速度
7月21日,在中鐵物總華東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進行貨車的拆解作業。拆解全程采用數字化管理,拆解完畢后,通過架車機自動將底板和輪子分離,隨后把輪子等零件拆除分類擺放,最后再拆除底板。
中鐵物總華東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具備年拆解報廢機客貨車4000輛、處置機客車150輛、處置報廢鋼軌12.5萬噸的能力,年生產規模達21萬噸。公司運營部長黃彬介紹,報廢的鋼軌可以修復降級為企業的工具軌、起重軌和在用軌,分解的鋼軌可加工為斗齒和刀板,報廢的客車可建成城市景觀……
今年下半年,該公司將投入扁鋼自動化生產線,對廢舊鋼軌進行更加充分地再利用。“目前該技改項目可研報告已基本完成,通過了集團總公司的評審,目前正在等待審批。”黃彬告訴記者,在技改項目的謀劃推進中,花山區經信局在項目立項、手續辦理、項目審批上給予企業最大支持,并協助企業申報相關的政策補貼。
“我們鼓勵企業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為主線,實施技術改造,擴能增產、提檔升級,推動規上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全覆蓋,形成制造業倍增新的支撐點。”沈杰介紹。
“小”升“規”
數字化管理助企提質增效
7月21日晚,在馬鞍山市蘇潤食品有限公司,吊掛區、宰殺區、燙池區、脫羽區、凈膛區、預冷區、分揀區、冷庫排酸區、包裝區、裝箱銷售區……數字化管理的流水線井然有序。
“我們目前正在全力準備升級‘規上’企業。”公司總經理阮國軍介紹,在升“規”過程中,花山區經信局給予了企業不少幫助,“一方面是對公司的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另一方面,每周都安排工作人員對公司‘升規’手續不完善的地方進行規范性指導。”
馬鞍山市蘇潤食品有限公司今年4月正式投產,是我市主城區唯一一家集中屠宰企業,產品主要銷往馬鞍山本地以及無錫、蘇州等地。
“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產值4000多萬元,預計全年實現產值1.5億元。”阮國軍介紹,“今年上半年,公司與安徽農業大學對接,上線了數字化管理監管平臺,對產品生產實行更加嚴格的監管。下半年,公司計劃打造‘數字工廠’。此外,公司還將與合工大合作研發禽肉制品新品種。”
“我們建立了成長性小微企業重點培育庫,全面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實施精準服務,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提檔升級。”沈杰告訴記者。
“綠”成“廊”
產業轉型賦能制造業發展
“這幾天,我們正忙著洽談一個總投資20億元、占地320畝的產業園項目。”花山區發改委副主任柳潔告訴記者,花山區對沿江產業布局作出了規劃,支持沿江工業企業向土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清潔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發展,壯大綠色產業集群。
在“花山區沿江綠色經濟長廊的產業布局”上,記者看到,長江沿線(花山段)的各個地塊的項目類別都被一一標注。根據土地性質及用途,各地塊分別以紅、灰、黃等顏色呈現。
連“綠”成“廊”。今年6月,投資7.7億元的超低排放固廢焚燒發電項目——馬鞍山山鷹國際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投入試運營。據了解,該項目預計日處理固廢863噸,年發電量2.3億千瓦時,對花山區乃至全市綠色轉型和循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花山區將以智慧工業為主導、綠色智慧工廠為主體,加快產業綠色轉型,推進資源高效利用,創新生態建設方式,優化沿江產業布局,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柳潔說。
■記者手記: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是經濟的基本盤,也是經濟創新力、競爭力的主戰場。花山區堅決扛起制造業倍增的歷史擔當,圍繞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找準突破路徑,從技術改造、項目投資以及招大引強等方面發力突破,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支柱產業,推動制造業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下一步,花山區將繼續提升發展質量效益,推動政策向畝均效益水平高、成長性好的優質企業傾斜,整合用好各類產業基金,精準支持產業發展,奮力推動制造業倍增。
文圖/記者 唐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