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召開后,市發改委立即部署,迅速圍繞貫徹落實省委書記鄭柵潔在馬鞍山調研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對標“三高地、兩先鋒”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深入開展大討論,厘清工作思路,謀實工作舉措,積極為我市加快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貢獻發改力量。
爭當打造產業發展高地的“排頭兵”。錨定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抓緊抓實重大項目落地達效、提升園區主導產業能級等重點任務,確保如期實現目標。聚力十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抓好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雙招雙引”。全面打造“1+3+N”產業集群升級版,爭創國家級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智能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綠色食品等特色產業,創建省級重大新興產業集群。全力支持馬鋼“1+8”產業基地建設,推進馬鋼新特鋼、寶武特冶馬鞍山基地項目建成投產。加快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開展服務業制造示范行動,推動“制造+服務”轉型發展。
爭當構筑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地的“先鋒隊”。加快融入長三角整體產業分工協作格局,圍繞長三角優勢產業特別是南京市八大產業鏈,集聚要素資源、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產業協同發展。推動江寧-博望新型功能區、浦和產業合作示范區加大產業項目投資,支持慈湖高新區-濱江開發區、花山-江寧、博望-溧水、當涂-高淳因地制宜開展更多毗鄰合作。加快推進濱江大道等省際斷頭路銜接建設,加快實施巢馬高鐵、寧馬城際、寧馬高速“四改八”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深度挖掘港口潛力,探索與沿海、沿江大港共建“合作港區”,攜手打造長三角江海聯運樞紐。
爭當促進綠色發展高地的“模范生”。積極開展“雙碳”行動,編制碳達峰碳中和“1+N”方案,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培育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綠色建筑等綠色新產業新業態,到202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初步形成,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5.5%。開展單位能耗產出效益綜合評價,強化評價結果應用,通過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機制,推動全市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全面打造美麗長江(馬鞍山)經濟帶升級版,推進“7+1”行動,進一步筑牢“1515”三道防線。推進向山地區生態修復與綠色轉型發展,統籌長江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促進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由量到質的轉變。
爭當探索共同富裕路徑的“領頭雁”。對標“杭嘉湖”,持續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系數、人均體育場面積、縣級以上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等指標,提高城鄉居民生活品質。積極探索共同富裕實現路徑,以縣域為突破口,推動具備條件地區爭創縣城城鎮化全國示范地區,探索在全市率先實現共同富裕。制定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方案,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積極實施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和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認真落實市“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努力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記者 劉明培 通訊員 馬發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