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正式發布《“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為建設高水平的國家創新型城市提供了行動指南,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科技創新目標任務和行動路徑,從制度層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全方位、多主體協同創新、聯合攻關,以科技創新助力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科技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科技創新,關鍵在人。市科技局將圍繞我市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創新鏈,大力實施科技人才招引行動,通過人才梯隊培養、載體建設、環境營造等舉措,形成‘創新賦能產業、產業集聚平臺、平臺吸納人才’的發展新格局。”近日,市科技局黨組書記湯向陽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介紹,2021年以來,我市聚焦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建設,科技創新再上新臺階:研發投入強度提升至3.2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1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48.1%,居全省第1;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加快,技術合同交易總額創歷史新高;科技策源能力不斷增強,22項重大科技成果榮獲2021年省科學技術獎;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引育力度不斷加大,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認定3家,創歷史新高;重大平臺建設再創佳績,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獲批“礦產資源綠色高效利用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投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湯向陽表示,下一步,市科技局將從四個方面下功夫,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在優化人才項目機制上下功夫。圍繞全市優勢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大高層次創新人才招引力度,每年引進一批符合主導產業發展方向、具有自主創新成果、能夠突破產業核心技術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及團隊。探索建立“揭榜掛帥”項目引才工作機制,支持企業在關鍵技術領域面向全國發榜,吸引省內外高層次專家揭榜,聚智聚力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在激發人才創新動力上下功夫。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面向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產業領域和高端產業鏈,打造一批“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集聚一流創新人才,引導優質創新資源加快向馬鞍山集聚,促進科技企業裂變升級,帶動新興產業做大做強。支持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院士工作站、科技企業孵化器、研發飛地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把我市產業優勢和環境優勢轉換為人才優勢,將人才優勢轉換為競爭優勢。在深化人才金融結合上下功夫。深化科技金融服務,積極促進科技與資本、人才融合發展,放大科技資金的“杠桿”作用,加大對科技創業類人才在金融信貸方面的扶持力度,不斷深入推進科技、金融、人才結合,積極引導資本向人才集聚,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在優化企業人才結構上下功夫。重點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登高”、高新技術企業“提質”,提升高新技術企業質量,引導高新技術企業優化人才結構。鼓勵海內外各類人才到馬鞍山創新創業,安全穩妥做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審批,為外籍人才來馬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湯向陽表示,全市科技系統將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努力培養造就一支結構協調、素質優良、活力迸發的科技人才隊伍,用科技譜寫出馬鞍山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