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如一日,堅持做好一件事,是什么體驗?
從2010年到2021年,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0553戶,為全市十分之一的農村房屋加固煥新;實施棚戶區改造119983戶,讓30多萬居民告別“蝸居”住進“新房”;投入21.85億元,341個老舊小區得以改造,惠及群眾超22.7萬戶......
當一座城市,為實現“住有所居”而孜孜不倦奮斗12年后,回眸看去,收獲的也必將是一幅百姓“俱歡顏”的幸福畫卷!
如今,時鐘撥動一圈,又一次來到新的開始。站在全新的起點,初心不改、夢想不輟,我市將持續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棚戶區、農村危房和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加快構建多元化住房保障體系,全力改善人居環境和城市面貌,譜寫出“住有所居”“住有優居”的全新篇章!
出棚進樓 多年愿望終實現
6月12日,一張“項目清單”一經馬鞍山發布微信號發布就受到萬眾矚目:2022年,我市計劃改造棚戶區45個項目4159戶。清單之上,項目名稱、所屬縣區、土地性質、改造套數……一一列舉,清清楚楚。
“終于輪到我們,要搬新家了!”清單剛出、搬遷已始,住在雨山五村46棟平房里的葉小平是喜笑顏開。“已經五六十年的老房子,只有30多平方米,曾經擠過我們一家三代五口人,條件真的是非常艱苦?!比缃瘢碓笇⒘耍却膶且惶?6平方米左右的新居。
同一時間,長江之畔,原小陶莊地塊居民王建萍經過分配,已將新房鑰匙牢牢拿在手中?!皼]想到,我也能住進這么好的小區?!彼f,以前住的城中村,環境臟亂、治安難管;現在選的濱江花園安置房,“房子寬敞陽光好,小區環境也不錯,距離濱江公園、采石公園很近,適合養老?!?/p>
這樣“住上好房子”的圓夢時刻,正在馬鞍山大地不斷上演。近年來,我市始終將棚戶區改造作為改善民生、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抓手,堅持政府主導、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著力破解現實矛盾和制約因素,有序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
2020年以來,我市更是重點圍繞提升205國道沿線以及采石風景區城市形象、消除城市危房安全隱患、改善向山地區棚戶區居民生活環境等方向,大手筆謀劃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完成100個棚戶區、22061戶改造。
抽調人員組建專班,集中辦公、分片包保、協調推進;壓實載體單位主體責任,將棚改工作納入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因地制宜制定改造計劃,依法科學修訂征遷政策……推進棚戶區征遷“千方百計”。搭建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高標準編制安置房建設規劃,嚴格控制安置房容積率;爭取國家有關專項補助資金、發行專項債券,鼓勵和引導馬鋼等企業參與棚改……加速安置房建設“火力全開”。
現如今,超山花園周邊ABC地塊20棟建筑全部完成封頂,上湖地塊16棟住宅樓節節拔高,秀山花園南側地塊、紅利來南側地塊建設緊鑼密鼓……我市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在建項目已達21個,越來越多的居民將告別棚戶區,搬進現代化的新小區。
內外兼修舊 小區煥發新活力舊小區煥發新
一座城市品質如何,不只體現在拔節生長的高樓大廈、新城建設,同時也體現在沉淀記憶的成熟社區、老舊小區里。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力度,不僅順應群眾改善居住條件的期盼,也有助于挖掘內需空間、助力城市更新。
早在2010年,我市就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開始了老舊小區的綜合改造,并在2016年省政府將其列入33項民生工程之后全面鋪開,在2010年至2019年期間,利用10年時間,投資8.38億元,改造了190個小區,15.58萬戶群眾居住環境得以改善。
2020年,“老牌”民生工程升級3.0版,我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開始由基礎型向完善型、提升型跨越。“什么不行就改什么,缺少什么就補什么,什么問題突出就解決什么問題?!蔽沂羞M一步突出尊重群眾意愿和強化源頭設計,將老舊小區的民情民意一一記錄下來,有針對性地精準設計改造“菜單”,努力做到應改盡改。
在中周家園小區,平坦的路面整潔干凈,從里到外粉刷一新的樓體煥然一新,小區臟舊破的犄角旮旯豎起了充電樁,新規劃的車位上機動車停放整齊,還有開辟的文體活動廣場、集中晾曬區域,以及中西結合的景觀小品、點綴圍墻的幅幅彩繪,一掃即可查閱責任民警、政務服務等信息的二維碼,處處透著心思、新意?!安粌H住得舒心,更像住在畫里?!本用穸排嗵m說。
到了2022年,模式再次創新。我市采取“集中成片、跨片區組合”模式,將老舊小區改造與城市有機更新、城市文明創建有機融合,在堅持消除安全隱患、完善功能、環境整治建設優先的基礎上,同步實施加裝電梯、空中線纜整治、雨污分流、海綿城市建設、基層社會治理等5項工作,推動小區紅線外道路、公共交通、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小區環境變好了,人們的生活舒心了,衛生習慣也跟著改變,但物業服務、業主自治等管理模式也亟待提升。”市住建局物業管理科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市堅持“屬地為主、部門協同、黨建引領、發動群眾、試點推廣”,加強黨對物業管理工作的領導,擴大物業管理覆蓋范圍,推動物業服務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截至2022年5月,全市等級物業服務覆蓋率由36%增至82%,累計成立業主委員會376個、黨組織覆蓋316個。
不漏一戶 農村危房動態清零農村危房動態
“沒想到,我因禍得福,住進了新房!”站在敞亮的新房之前,含山縣陶廠鎮官塘行政村徐莊自然村脫貧戶孫光寶的話里透著踏實和幸福。今年4月,因電路老化,一場大火將他獨居的小屋燒毀。就在他急得不知該住何處之時,村黨總支書記衛超帶著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雪中送炭”而來。
“先開工再說!”結合孫光寶的實際情況,衛超立即找來施工人員,拆除舊屋、原址重建,一座堅實牢固、寬敞明亮的小屋在短短一個月內拔地而起,四處借住的他也終于有了自己的新家。“現如今,2萬元的農村危房改造補貼將在驗收后及時到賬,再加上保險賠一點、村集體補一點,他幾乎沒花一分錢?!毙l超說。
近年來,我市聚焦生活最困難、住房最危險的家庭,不斷加大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重點對象的住房安全保障力度,全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民生工程。
在實施過程中,我市嚴把審核關、鑒定關,堅持“戶申請、村評議、鄉鎮審核、縣級審批”工作流程,精準核實危改對象信息,建立“一戶一檔”臺賬,及時張榜公示,嚴格認定程序,實行留痕管理,完善重點對象住房安全動態監測機制,確保危改對象不漏一戶、不錯一戶,確保工作程序公平、公開、公正?!白?016年起,我市農村危房改造就已實現‘動態清零’?!笔凶〗ň执彐偣芾砜聘笨崎L施玉平說。
不僅要精準識別“拆”危房,還得建成“放心房”“滿意房”。
在陶廠鎮的銅廟村,脫貧戶衛傳英的新房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兩室兩廳的合理布局,挑高搭建的橫梁屋頂,還有牢固的地基、現代的廚衛、漂亮的外墻......“危房改造也是高標準、高質量?!爆F場建筑工人朱文才表示,建設前他們就被召集起來,進行了政策解讀、技術培訓和安全培訓等,“建設期間,住建部門、鎮上村里也都時時來巡查督導?!?/p>
我市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斷優化頂層設計和抓好質量監管,堅持“農戶最多跑一次”理念,農戶到村代辦窗口遞交申請后,其余的事由村兩委安排專人代辦,對沒有自理能力的殘疾人實行上門服務,并壓縮審批時間,確保盡早開工;堅持質量標準,在施工過程中,縣(區)、鎮兩級定期開展施工質量巡查,工程完工后,縣(區)住建局及時組織竣工驗收,市級抽調專業人員進行質量抽查,全面保障住房質量,實現貧困人口“安居夢”。
文/圖 記者 鄧婷婷
通訊員 唐天辰 高海超 余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