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鑄造大市”馬鞍山,鑄造產業轉型升級的精彩嬗變正在上演——
四月至今,101戶鑄造企業已簽訂產能退出協議,涉及鑄造產能120萬噸;通過“騰籠換鳥”,盤活鑄造產能發展要素,有力保障南京泉峰、寧波愛柯迪、華孚科技等一大批重點項目順利落地;廣大鑄造企業逐“綠”迅跑、提“智”增效,在轉型升級之路上闊步前行......
“活水”源自改革來。
鑄造行業是制造業的重要基礎。我市現有鑄造企業349家,鑄造產能562.5萬噸,均居全省第一。在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大背景下,如何加快推動鑄造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助力全市制造業三年倍增?今年4月8日,我市印發《馬鞍山市鑄造產能綜合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在全省率先開展“鑄造產能綜合評價”改革,旨在發揮產能優勢,將鑄造產能作為“雙招雙引”的重要資源,實施騰籠換鳥,引進優質龍頭企業。
我市鑄造產能綜合評價實現鑄造企業全覆蓋,評價采取百分制,從稅收、能耗、環保、安全等四方面開展綜合評價,將全市排名后20%的企業列入清退之列。今年5月初,首次評價全面完成。
我市以評價結果為依據,立即啟動“鑄造產能綜合評價攻堅月”活動,圍繞“置換一批、清退一批、統籌一批、提升一批”目標,通過“正向激勵+反向倒逼”,全力推動落后產能淘汰出清,存量企業提質增效。
建立退出產能臺賬,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制定激勵政策措施......我市堅持精準施策,強力攻堅,截至目前,全市綜合評價后20%企業共有69家簽訂產能退出協議,涉及鑄造產能82.8萬噸。另外,綜合評價前80%企業,相關載體根據企業實際又簽訂產能退出協議32家,涉及鑄造產能37.2萬噸。
有破有立、破立并舉,方能“脫胎換骨”。
投入3.5億元大力實施智能化改造,全力建設“5G+工業互聯網全連接工廠”項目,加快數字化轉型......得益于“數智”賦能,粵美金屬制品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從最初級的鑄鐵件起步,如今已開發出8個品種800多個規格的空調壓縮機配件,成為安徽美芝、廣東美芝等國內知名壓縮機生產企業的優質供應商。
為加快存量企業提質增效,5月份,我市又印發《馬鞍山市推動鑄造產業“綠色+智能”轉型升級八大行動方案》,從近凈成形技術、數字化無模鑄造技術、增材制造(3D打?。┘夹g、鑄件余熱時效熱處理技術、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先進熱處理技術、精密鑄造、高強度焊接等八大先進技術入手,推動鑄造產業“綠色+智能”轉型升級,引導企業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方向發展。截至目前,全市鑄造行業共認定市級以上智能工廠、數字車間、數字化生產線19個,綠色智能鑄造產業集群初具規模。
我市還建立起市場化鑄造產能交易機制,對招引的重特大項目準許縣區、園區之間采取市場化方式進行調劑,從市級層面適當統籌配置鑄造產能,有序開展產能置換工作,為總投資126億元泉峰智能制造、65億元愛柯迪汽車零部件、20億元青海鹽湖特立鎂、12億元三基汽車零部件等重大項目順利落地提供堅實保障。同時,積極引導長三角地區優質鑄造企業向我市產業集群匯聚,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勁新動能。
4月以來,通過鑄造產能綜合評價,已將29880噸產能置換給馬鞍山三基輕合金成型科技有限公司,讓企業成功突破產能限制“障礙”,邁出了加快建設的步伐。“目前,我們正搶抓晴好天氣加快項目建設和設備調試,盡快竣工投產,今年預計完成產值6000萬元以上?!表椖楷F場負責人何代平表示。
減的是落后產能,增的是質量效益,降的是污染耗能,提的是后勁活力。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以改革“一子落”帶動轉型升級“滿盤活”,馬鞍山鑄造產業重“鑄”輝煌,可期可待。
記者 劉挺 通訊員 李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