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如何?
能源經濟效率、能源技術效率……不久前,我市六大主要耗能行業中能耗1000噸標煤以上的91家規上工業企業,集中完成了首次“能效體檢”。根據“體檢報告”,我市正通過“正向激勵+反向倒逼”,精準發力扶優汰劣,加快企業及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沒有生態優先,就沒有“一馬當先”。作為老工業基地,我市是制造大市,同時也是能耗大市,能耗總量居全省第二、單位GDP能耗遠高于省內其他城市,節能降碳尤為緊迫。邁步新征程,誰能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收獲最大的綜合效益,誰就會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領跑者”。
為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實現“雙碳”目標,我市印發單位能耗產出效益綜合評價實施方案,在全省率先開展“能效論英雄”改革,通過立起能效“硬標尺”,激勵與倒逼雙向發力,不斷提高全市單位能耗產出效益水平,加快資源型工礦城市轉型高質量發展。
我市單位能耗產出效益綜合評價每年開展一次,分為行業評價和企業評價兩部分。其中,行業評價涵蓋鋼鐵、鑄造、建材、有色、化工和造紙六大主要耗能行業,評價指標選用單位能耗稅收(萬元/噸標準煤)。企業評價對象為六大主要耗能行業中能耗1000噸標煤以上的規上工業企業,采用“經濟—技術雙效率矩陣”評價法,將企業劃分為優先發展(Ⅰ)、鼓勵提升(Ⅱ)、監管調控(Ⅲ)、落后整治(Ⅳ)四類。目前,首次評價工作已全面完成。
“能效論英雄”,評是基礎,用是關鍵。我市以評價結果為依據,實施差別化資源要素配置,全力推動高耗能行業轉型升級、高耗能低效益企業轉產出清。
我市建立起評價結果共享機制,在融資、用地、項目申報、資金支持等方面實行差別化配置。對于評價結果為Ⅳ類的7家企業,我市實施資源差別化價格政策,倒逼其停產整頓、轉產出清。對評為Ⅲ類和Ⅳ類的企業實行用電總量控制,堅決控制不合理用電需求。同時,結合此次評價結果,梳理各縣區、開發園區節能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形成“診斷書”并及時反饋,促其整改提升。此外,督促能效水平未達標企業實施節能降碳技術改造,“一企一案”加快推進。相關整改工作將于8月底前完成,企業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將持續推進,預計每年可騰退出能耗空間近20萬噸標煤。
企業是發展理念和思路的最終實踐者?!澳苄д撚⑿邸保髽I怎么看?
“通過綜合評價,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差距,明確了努力方向,更堅定了企業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決心?!?安徽長江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能環部能源科科長朱明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加快推進電爐余熱回收、光伏發電、煤氣發電等三個技改項目建設,全面建成投用后,每年可新增發電近6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0萬噸,可大幅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和能源消耗。
“能效論英雄”,既是存量轉型的“準繩”,也是增量上馬的“門檻”。我市以行業評價結果為重要依據,制定招商引資行業能效標準,從源頭上把牢項目“準入關”。
值得一提的是,為破解能耗指標對重大項目落地的制約,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要求,我市還建立了市級收儲機制,推動要素資源向好項目、好企業集中,實現能源要素的高效優化配置,助力“雙招雙引”不斷取得新成效。今年以來,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25個,其中20億元以上21個、50億元以上6個、100億元以上2個。
以“能效論英雄”改革為牽引,我市通過持續強化能耗“雙控”,堅決遏制“兩高”項目,加快優化能源結構等舉措,節能降耗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去年,我市單位GDP能耗降低5.4%、降幅居全省第2。今年一季度,我市單位GDP能耗降低3.5%、降幅居全省第4。
接下來,我市將積極探索,逐步推動評價工作覆蓋全市工業領域各行業規上企業,不斷強化評價結果運用,推動單位能耗產出效益水平不斷提升,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讓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更加鮮亮。
記者 劉挺 通訊員 袁振 杭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