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奮勇爭先開新局”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安徽省財政廳廳長谷劍鋒、副廳長胡錫萍介紹了2021年安徽財政工作情況。
記者了解到,2021年,安徽省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用政府的“緊日子”換來群眾的“好日子”,各級財政累計撥付資金1288億元,33項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民生工程
10件“民生大事”+10件“關鍵小事” =20項民生工程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也是安徽省2021年的鮮明底色。
投入1288億元推動33項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全省教育支出1316.4億元、增長4.3%,籌措穩就業資金30.8億元、全省預計城鎮新增就業70.9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2.6%,同比增長7.1%……發布會現場,一組組數據展示了2021年安徽省的保障民生支出,讓群眾有得有感更加實在。
2022年,安徽省擬實施20項民生工程,包括喝上引調水工程、區域醫療水平提升行動等10項民生大事,中小學課后服務、15分鐘健身圈、15分鐘閱讀圈等10件關鍵小事,努力讓老百姓生活有盼頭、有甜頭。
減稅降費
規上企業每百元成本降至85.2元 利潤率升至6.2%
記者了解到,省財政廳將減稅降費作為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頭等大事,深化增值稅改革,契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稅制改革全面落實,先進制造業增值稅留抵退稅、制造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全部兌現到位。梳理適用安徽省區域內企業的優惠政策445項,有效推動減稅降費政策在安徽省落地見效。
從減稅降費成效看,安徽省中小微企業負擔明顯減輕。企業成本持續降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成本由2016年的87.6元下降至目前的85.2元,主營業務利潤率持續上升,從2016年的5%提升到目前的6.2%。
在經濟結構方面,安徽省引導鼓勵企業將獲得的政策紅利轉化為研發活力,增強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對安徽省培育發展新動能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2021年,安徽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減稅117.5億元,惠及近3萬戶企業。
此外,從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提高起征點、小微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到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一系列的普惠性政策對吸納就業人數多、抗風險能力弱的小微企業成了“及時雨”。
科技創新
科技支出415.5億元 創新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創新是發展第一動力,也是安徽省“金字招牌”。
2021年,全省財政科技支出突破400億元,達到415.5億元,較上年增長12.3%,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5%。
圍繞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安徽省堅持市場機制引導撬動,積極研究新興產業引導基金組建方案,撥付省級政府性股權投資基金注資35.6億元,支持打造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在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方面,安徽省堅持完善制度統籌保障,把財政資金向市縣傾斜,下達轉移支付資金占市縣財政支出40%以上,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等區域戰略實施,全省安排166.7億元支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增長2.8%,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自貿區建設體制機制創新,在自貿區合肥片區進行“雙保貸”試點,探索解決小微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此外,安徽省還積極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健全穩定、常態化的財政生態環保投入機制,成功爭取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納入國家“十四五”期間第一批試點、獲得獎補資金20億元,安排近60億元支持污染防治、全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建設等。
鄉村振興
財政投入166.7億元 全力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一年。
2021年,安徽省將原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調整為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全省各級財政投入166.7億元,比上年增長2.8%。切塊安排新增地方一般債券資金31億元,支持脫貧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在原國家級貧困縣開展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整合資金92.4億元。
目前,安徽省正在組織對市縣銜接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考核,從初步掌握情況看,全年資金執行進度達到97.5%,位居全國前列,為全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供了堅實保障。
未來,安徽省還將持續加大一般公共預算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力度,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增強預算對重大“三農”政策保障能力,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和監督,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保障省委、省政府“三農”重點任務順利實施,落地見效。(記者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