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精神,近日,教育部召開視頻會議,系統總結2021年工作成效及經驗做法,通報各地工作進展,全面分析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研究部署期末和寒假期間有關工作任務。記者從安徽省教育廳了解到,此次會上,我省圍繞“教育教學”“作業管理”兩個方面做了典型經驗分享。
“學校要認真做好期末復習和考試工作,加強對學業困難學生幫扶輔導,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命題,確保命題質量,考試結果實行等級評價。積極通過召開家長會等方式反饋交流學校減負提質工作和學生學業質量情況。”會議要求,各地各校要認真總結本學期減負提質工作的經驗做法、實際成效和存在問題。合理布置寒假作業,鼓勵布置探究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指導加強親子交流,幫助學生度過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寒假。
會議強調,寒假期間是鞏固校外培訓治理成果的關鍵期。各地在寒假期間要嚴格日常巡查,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對發現的違法違規培訓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做到令行禁止,要嚴防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違規開班、面向3至6歲學齡前兒童的培訓機構違規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非學科類培訓機構以“素質拓展”“思維訓練”等名義超范圍開展學科類培訓等問題發生,嚴厲打擊以“家政服務”“眾籌私教”“研學”等名義進行變相違規培訓。
會上,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徐靜平圍繞“教育教學”“作業管理”兩個方面做了典型經驗分享,突出安徽“雙減”工作的提質增效,落地落實。
【雙減實效】
注重課堂教學提質增效。出臺《關于提高中小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指導意見》,落實深入研究課程標準、著力提高備課質量、有效實施課堂教學、構建新型課堂結構、改進課堂教學方法等12條措施,壓實學校、校長和教師主體責任。
注重考試規范提質增效。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實施意見》,從大幅壓減考試次數和科目、科學實施教學評價、加強綜合素質評價、合理運用考試結果、嚴格招生考試管理等方面著手,重點提升命題科學化水平,加強命題隊伍建設,發揮考試在發展素質教育、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的積極導向作用,淡化甄別選拔功能。
注重資源賦能提質增效。堅持省級統籌,充分利用安徽省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臺,組織4200多名優秀教師錄制10028節優質線上課程,實現義務教育學段、學科、教材全覆蓋。組建專家教師團隊,開通“名師答疑”“在線教研”等欄目,為師生提供免費在線互動交流答疑。全省累計投入約60億資金,建設智慧學校與智慧課堂,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作業管理】
聚焦作業管理,呈現安徽特色亮點,突出制度引領。出臺《關于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水平的實施意見》,充分吸收各地經驗和教育信息化應用成果,加強作業源頭與過程管理、作業質量研究、作業協同管理,著力完善管理制度、規范作業來源、優化作業設計、認真評改反饋、正確引導家長、保障課后服務等12條創新措施。
突出大賽引領。建立每兩年舉辦一次全省中小學作業設計大賽制度,著力提升教師作業設計能力。聚焦整體設計,參賽作品為一個完整的單元作業設計,綜合考慮學生差異和作業批改、分析、講評與輔導,優秀作品通過安徽省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臺展示,進一步發揮示范輻射作用。
突出研究引領。組織專業力量,研制出臺《安徽省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及作業規范要求,不斷提升教師作業設計、布置、批改、分析、反饋、輔導能力。將作業管理列入省級教科研項目研究專題,引導各地各校強化研究意識,提煉研究成果,指導作業實踐。
突出督查落實。將作業管理納入規范辦學行為檢查、責任督學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通過專項督導、明察暗訪、直查直辦等方式,著力壓實各方責任,確保作業減負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