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充分就業,提升公共服務,發展集體經濟……
市“兩會”關于奮力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話題,引起我市廣大干部群眾的廣泛關注。大家紛紛圍繞“辦好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談收獲、吐心聲、說期盼。
促進充分就業 提高就業質量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2018年以來,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22.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3%以下低水平,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市人社局就業促進科科長張世安介紹,近年來,市人社局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及省、市“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決策部署,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先后榮獲省政府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張世安說,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需要在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就業質量、推動居民收入增長上下功夫。要進一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全面落實援企穩崗擴就業的支持性政策措施,持續擴大就業容量,著力提升就業質量,確保就業局勢持續穩定向好;深入貫徹實施《關于鼓勵支持“立馬創業”加快建設創業城市實施意見》,全力打響“立馬創業” 城市品牌,積極將馬鞍山建設成充滿活力的創業之城;全面落實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政策,堅持將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穩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抓好農民工、退役軍人、脫貧人口、退捕漁民、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完善城鄉統籌的公共就業服務制度,擴大服務供給,創新運行機制,通過向社會購買公共就業服務,促進供需精準對接,常態化推進“2+N”就業招聘,線上線下服務同步聯動,著力打造“三公里”就業圈,多渠道、多層次提供就業服務,全力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提升公共服務 注重共建共享
“百姓富,既包括物質生活的富足,又包括精神生活的豐富;既體現為收入水平的提高,又體現為公共服務的完善。這就需要我們通過發展經濟來創造更多財富,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更加關注百姓對幸福生活不斷增多的新訴求和新期待。”鄭蒲港新區白橋鎮紅旗村黨總支書記葛開云說,推進“百姓富”,擴大公共服務供給是重中之重。
葛開云認為,當前,群眾利益訴求日益多元化、多樣化,對新時期公共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積極擴大公共服務供給,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基本醫療、文體衛生、環境保護等基本公共服務。同時,堅持問題導向,從解決全市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緊緊扭住發展中存在的短板,在拉長補齊上持續用心用力。
聚焦人民生活 創新治理模式
“近年來,我市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優化公共服務,創新社會治理,全力以赴增進群眾福祉。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群眾滿意度逐年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花山區塘西街道金安社區黨委書記馬春艷說,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提升社會治理水平至關重要。
馬春艷坦言,社區基礎設施老舊、器材維護不及時、館室硬件不達標的現象普遍存在,要持續推動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以更好地滿足居民的體育運動、文化娛樂、學習交流、思想教育、生活服務等需求。要完善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激勵政策,創新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的聯動機制,支持建立鄉鎮(街道)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機制和設立社區基金會等協作載體,吸納社會力量參加社區基層治理,更好地為群眾服務滿足群眾需求。
“發展沒有止境,為民沒有終點,必須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以實施社會治理提升行動為抓手,推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馬春艷說,黨組織應成為社區治理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領導要延伸至基層社會治理的“末梢神經”,凝聚思想共識,找到民意的最大公約數,形成社區治理合力,讓更多的為民辦事的硬招實招落地見效。
發展集體經濟 推進共同富裕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夯實共同富裕根基。”當涂縣石橋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年伊始,該鎮啟動集體經濟項目“賽馬大會”活動,拉開了全鎮謀項目、賽干部的帷幕。
該鎮的主要做法是,以“賽”代“訓”,在“組團賽馬”中轉變村干部“唯資源”“唯水面”發展思維。設置總額60萬元的“駿馬獎”獎金,用于獲獎項目引導資金,激發黨政領導和新一屆村“兩委”創業激情,在“大考大賽”中比擔當賽作為,在全鎮掀起干事創業熱潮。結合本鎮區位優勢、產業特色、資源稟賦研判論證項目方向,綜合考慮項目要素投入、實施周期、預期收益、風險隱患等因素,注重用好金融資金、工商資本、社會資源等要素,拓寬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路徑、豐富發展模式。制定評審細則,聯合組建專項評審隊伍,采取“6+4”評審模式,舉行項目現場問審,確保參賽項目有市場、能實施、可持續、見效益。
該負責人表示,以舉辦“賽馬大會”為抓手,謀劃、展示和實施一批優秀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激活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造血”功能,在“賽馬”中推動全鎮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切實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規模,提升農民收入水平,為推進共同富裕提供澎湃動力。
記者 吳黎明 慕繼平
涂慧民 朱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