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相互攀比,不僅造成鋪張浪費、催生“人情債”,還有損清新鄉風民風,與現代鄉村文明建設背道而馳。近年來,馬鞍山經開區銀塘鎮章塘村將破除陳規陋習、紅白喜事簡辦、抵制高價彩禮、志愿服務等移風易俗新內容納入積分設置,動員廣大農民群眾以行動換取積分,用積分在超市兌換相應物品,用超市“小積分”兌出移風易俗新風尚,讓鄉風文明蔚然成風。
加強宣傳教育,轉變群眾傳統觀念。為了營造文明健康、勤儉節約、風清氣正的村風村貌,章塘村積極組織全村黨員干部圍繞“新時期如何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制止大操大辦,你有何建議”等話題,開展深入討論,為移風易俗獻計獻策。同時,通過宣傳標語、倡議書、文化墻等加大移風易俗宣傳力度,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自覺破除陳規陋習。積極推出鄉風文明積分制,在群眾中營造出“不比闊氣比積分,不講排場講文明”的濃厚氛圍。樹立文明新風,爭做移風易俗工作的倡導者、建設者和踐行者。
建設特色文化村,豐富群眾精神生活。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弘揚傳統文化,開展鄉風文明積分制,建立積分“紅黑榜”,積分與“評先表?!睊煦^,可兌換服務、物質獎勵、精神鼓勵和享受有關激勵政策,真正把積分制管理的結果融入村民自治、環境整治、信訪維穩等多個社會治理環節,讓群眾的行動變為可量化的積分,激發群眾自我管理的內生動力。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用自己的文明行動賺取積分、兌換商品,進一步深化傳統文化內涵。同時,依托鄰里活動傳播正能量。開展移風易俗端午節文化活動,積極組織開展包粽子活動,并將粽子分發給村低保戶、五保戶,參與的村民都可在“積分榜”上積一分,強化群眾對端午民俗和傳統文化節日的認知,提高鄰里之間的親密度,加強村民與村委會之間的和諧度,激發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完善村規民約,促進群眾移風易俗。開展村規民約守則教育實踐活動,組織村兩委干部、村工作人員集中學習村規民約,呼吁大家從身邊小事做起,自覺遵守行為規范,踐行村規民約,爭做新時代文明人,營造文明健康的社會風氣,為美麗鄉村建設做貢獻。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姜兵 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