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省分期分批開展“防貧保”綜合保險試點,力爭到2023年底,基本建成多層次、全方位、廣覆蓋的防止返貧致貧綜合保險體系。
困難家庭“拉一把”
筑牢防貧“保障網”
天有不測風云。定遠縣爐橋鎮路南村村民李讓伍,因患腦梗等多種疾病,背負了數十萬元的醫療費,扣除醫療保險報銷部分,個人還需支付醫藥費十幾萬元。再看看家里,父親年齡大了,一雙兒女尚且年幼,家庭年收入只有3萬多元,巨額的醫療費用像一座大山壓在全家人頭上。
正當全家陷入困境之時,防貧保險解決了他家的危機。經過申報、復核、調查、核實等一系列程序后,李讓伍符合防貧保險理賠條件,最終獲得了8萬多元的保險理賠金,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得以駛入寧靜的港灣。
2020年,定遠縣創新性地推出了“防貧保”,采取“政府+保險”的保障方式,縣財政先期拿出423萬元設立“防貧保”資金池,為全縣臨貧易貧人群提供足額風險保障。保障對象覆蓋全部農村人口,涉及因病、因災、因意外致貧返貧等類型。脫貧戶、邊緣戶和一般農戶三類參保戶家庭人均收入分別低于5000元、6000元、8000元時,或者扣除醫療、保險或社會救助后,自付費用或家庭損失仍超過10000元時,均能享受防貧保險的理賠。截至目前,定遠縣“防貧保”接報案42戶,其中已理賠17戶,11戶正在完善補充資料走流程,另外14戶不符合要求已經退回。理賠的家庭大多是因大病致貧返貧,17戶共賠付金額36.99萬元,有效防止了致貧返貧現象的發生。
為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我省積極構建保險扶貧“防火墻”,2020年創新開展“深貧保”試點。今年為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深貧保”又升級為“防貧保”,從參保區域、保障對象、產品組合、保險費率及財政補貼等五方面進行調整優化。安徽銀保監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份,試點已覆蓋六安、宿州、亳州、阜陽等8市、24個縣區,支付賠款9499.6萬元,受益貧困人口7.12萬戶次。
保險試點再“升級”
精準構建“防火墻”
為防范化解脫貧人口和農村低收入人口返貧致貧風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日前,省鄉村振興局、省財政廳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防貧保”綜合保險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自2021年起,在全省分期分批開展“防貧保”綜合保險試點工作,力爭到2023年底,全省基本建成多層次、全方位、廣覆蓋的防止返貧致貧綜合保險體系。
“防貧保”以脫貧人口和農村低收入人口為對象,包括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精準對接保險需求,定向開發費率低廉、保障合理、理賠特惠的“防貧保”一攬子綜合保險產品,做到對象精準、產品精準、措施精準、賠付精準。采取“3+N”一體式“防貧保”綜合保險,即:特色農產品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險 (以上3項為必選項目)+若干民生保障“菜單式”自選保險(包括基本生活保障保險、家庭財產損失保險、教育升學補貼保險、履約保證保險等項目)。其中的“特色農產品保險”與各地自主開展的特色農產品保險不重復投保。
“防貧保”惠及全省脫貧和監測幫扶對象等463萬人,每年根據返貧致貧監測信息定期動態調整,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財政統籌相關資金予以適當保費補貼,引導社會捐贈、群眾繳費等多方投入,拓寬保費資金來源,引導脫貧人口和農村低收入人口積極投保。
優化保險資源配置
建立防貧長效機制
根據《關于開展“防貧保”綜合保險試點工作的通知》,“防貧保”試點由各市根據本地實際自主確定。2021年試點縣(市、區)不低于本市所轄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的縣 (市、區)的50%,2022年提高至80%,2023年實現全覆蓋。力爭到2023年底,全省基本建成多層次、全方位、廣覆蓋的防止返貧致貧綜合保險體系,有效化解脫貧人口和農村低收入人口面臨的自然災害、大病醫療、人身意外、失業、教育升學、經濟履約等方面風險,實現參保對象得保障、經辦機構可持續、財政補貼有效益的多贏格局。
省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十四五”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返貧,仍是頭等大事。要保持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規范完善“防貧保”等脫貧攻堅期內帶有探索性創新性的工作,防范化解風險,堅決守住“防止返貧”的底線。
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說,“防貧保”綜合保險的實施,將大大增強參保對象抵御風險的能力,為防范返貧致貧加筑一道“保護墻”,實現參保對象得保障、經辦機構可持續、財政補貼有效益的多贏格局。
為有序推進“防貧保”綜合保險試點,《通知》要求,優化保險資源配置,完善保險產品設計,創新財政政策供給,實現保險政策工具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有機結合,防止脫貧人口和農村低收入人口返貧致貧。加強“防貧保”與農業保險其他險種的銜接,構建針對性強的風險防范屏障,疊加風險保障效果。職能部門應該協力推進“防貧保”試點工作,根據政策變化和實際情況,動態調整參保對象、保險品種、費率水平和保費補助標準等。延伸保險經辦機構基層服務觸角,開辟“綠色通道”,及時辦理承保理賠兌付,優化服務和提高效率。
本網記者范克龍